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探讨
编号:10622416
浅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性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54期
     郑访江 甘肃中医学院中医骨伤本2002级 祁琴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2002级

    卫生资源是重要的国民健康资源。如何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稀缺的卫生资源,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战略问题。因此,从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出发,正确分析和掌握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性,是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改革政策的必然前提。

    卫生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

    中国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差距长期以来就存在。从建国初至改革初,由于我国农村逐步覆盖了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三级医疗保健网,使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差距悬殊的局面得到较大扭转。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床为例,1965年农村只占总数的40%,短短十年后的1975年,这个比重已提高到60%以上。实际上,是制度保障和财政保障实现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趋向均衡。但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差距又被拉大,几乎又恢复到解放初差距悬殊的格局。
, 百拇医药
    就医疗保障看,1978年,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人口和大部分农村人口,而到了1997年无论继续坚持还是努力恢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1998年,全国农村居民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68%。同时,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不同程度地享受着社会医疗保障。相应地,在农村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都大大高于城市水平。

    就城乡卫生经费的分配来看,200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4763.97亿元,其中城乡卫生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7.5%、22.5%;按当年全国城乡人口分别计算,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总费用,而只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却拥有3/4以上的卫生总费用,而且,农村卫生费用比例由1993年的34.9%下降到2000年22.5%,七年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

    就城乡居民的支付能力看,2001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9倍,还要享受国家补贴的医疗保障,而农村居民收入低、增幅缓,又必须自费承担医疗保障,城乡卫生保健差异可见一斑。
, 百拇医药
    卫生费用方面的差距必然表现为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以床位为例,在1982~2001年间,城镇医院床位从83.2万张增至195.9万张,增幅为135.3%,而农村医院床位反而从122.1万张降至101.7万张,降幅为16.7%。同时,农村医院床位占全国床位总数比重由60%降到34.2%。相比之下,农村卫生服务缺乏,城乡居民健康差距比较突出。

    卫生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

    从卫生费用的分布来看,当前我国的卫生事业费主要取决于地方的经济与财政实力。显然经济越发达的省份,政府卫生投入也相应越高,不同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卫生费用的差距扩大。2001年,中国卫生事业费最高的北京每千人口床位数为6.28张,而最低的贵州只有1.51张,两者相差4.21倍,而且这个差距呈扩大趋势。

    从居民个人平均医疗保健支出来看,可以说各地的经济差距有多大,居民个人的平均医疗保健支出的差距就有多大,因此不同地区尤其西部省份居民的健康差距必然不断扩大。如果用人均期望寿命作为衡量各地总体健康状况的指标,各省的人均GDP与人均寿命高度相关,人均寿命最高的已达到约77岁,而最低的只有63.5岁。
, http://www.100md.com
    卫生资源配置的阶层差异

    从医药费用的负担来看,改革以来,我国医药费用快速增长远远超过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20多年来,政府预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初期的36%下降到2000年的14.9%,同时,社会卫生支出的份额也由44%下降到24.5%,相应地,居民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由1980年的23%提高到2000年的60.6%。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居民个人负担的,这一比例高于发达和其它不发达国家水平,在1989~2001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达54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393%,同期门诊费和住院费分别增长了965%和998%,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一倍多,是农村居民的两倍多。

    从不同群体卫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看,收入越低的群体,这个比例越高。如1998年,因为经济原因而没有就诊的城乡患者即未就诊率平均在30%以上,在农村达65%以上,而且越是贫困地区,这个比例就越高;因病住院而病未痊愈提前出院的在城市为35.66%,在贫困农村达80%以上,农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占农村贫困户的比例达22%,在部分省份甚至高达50%以上。“小病抗,大病拖”已成为农民对待疾病的无奈选择。“不怕穷,就怕病”是弱势阶层卫生服务利用不平衡的真实写照。
, 百拇医药
    从卫生服务筹资情况看,降低卫生服务的价格或提高弱势群体的支付能力,是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政府卫生财政补助数量低,且效率差,没有达到促使弱势阶层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目的,而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未覆盖的恰恰是相对弱势群体,没有筹资的公平性就没有服务的公平性。在卫生费用主要由个人承担的前提下,除非收入和财富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相当平等,否则,经济上的不平等必然转化为卫生服务上的不平等。

    综上所述,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格局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这种格局既不能适应疾病谱的变化,又降低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广泛可及性和公平性,不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低效与不足,而且加重了城乡居民的疾病负担。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差异性,与我国卫生改革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有关。为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最基本原则,努力实现“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健康保障制度是健康公平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卫生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的必然途径。笔者认为,加强政府在卫生体制改革前提下的宏观调控和职能转变,并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合理调整卫生费用的投放方向,才能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