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624122
心脏发生猝死的预测研究现状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0年第8期
心脏猝死,1阿司匹林耐药性试验,2核素心肌显影技术的应用,3分子生物学方面检测技术的应用,4电诊诊断技术方面的进步,参考文献
     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已是临床及预防医学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据统计美国年发病率占0.1%,每年约30万人发生SCD [1] 。国内和世平等 [2] 报道,中国年发病率达0.18%,全国每年180万人发生SCD。因此预测SCD发生并进行危险性分层已成为有效防治SCD的前提。在预测SCD危险的方法上,过去曾使用了2002年前文献报道的各种方法和指标[从病史、家族史、遗传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各心脏病的症状(如晕厥),心脏射血分数(EF)、反映自主神经指标的心率变异和压力反射敏感性、反映复极变量的QT及QTc间期延长和QT离散度、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持续性及非持续性室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停搏]、晚电位、微伏级T波电交替以及程序电刺激等的检测 [1,2] 。近年来除上述各项检测外,已出现不少新的预测方法与指标的研究报道,现仅就其重点文献作如下综述。

     1 阿司匹林耐药性试验

    国外学者Eikelboom等 [3] 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具有耐药性[指未能抑制血中血栓素生成,表现在尿11-脱氢血栓素B 2 (11-dhTB 2 )浓度升高]可增加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CVE)-心肌梗死(MI)、卒中、含SCD的心血管死亡的危险。作者从纳入HOPE研究的5529例获取基线尿样本并随访5年,其中有488例用阿司匹林治疗者发生了CVE,与488例年龄、性别配对也用阿司匹林但无CVE者作对照,发现尿11-dhTB 2 浓度在上四分位者较在下四分位者CVE危险高1.8倍(OR1.8,95%CI1.2~2.7,P=0.009),其中MI危险高2倍(OR2.0,95%CI1.2~3.0,P=0.006),心血管死亡危险高3.5倍(OR3.5,95%CI1.7~7.4,P<0.001),认为阿司匹林治疗者,尿11-dhTB 2 浓度可预测将来发生MI和心血管死亡的危险。Gum等 [4] 报道,现有2千万美国人服用阿司匹林预防CVE,至少5%有耐药。他们对326例稳定性心血管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均每日口服阿司匹林325mg,采用光学血小板集合度仪检测阿司匹林敏感性,结果显示17例(5.2%)耐药,在平均(679±185)d的随访期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