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律失常 > 信息4
编号:10626027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9期
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合理应用,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回顾,2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及合理应用
     【摘要】 药物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迄今仍未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又不增加患者死亡率的理想药物。因此,当前药物治疗的关键是要合理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尽可能发挥药物的治疗效能,降低不良反应。本文通过综合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进行了回顾、评价。简述了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地临床应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合理应用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回顾

    1914年应用奎宁治疗疟疾,发现它纠正了患者合并的心房颤动,于是在1918年确定奎尼丁可用于心房颤动的转复;其后的几十年里,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问市。20世纪50年代普鲁卡因酰胺用于抗室性心律失常,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80年代,普鲁帕酮、氟卡尼、恩卡尼等药物相继合成,使Ⅰ类药物发展达到了顶峰,但90年代初,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结果公布,人们发现在心肌梗死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中,应用Ⅰ类药物虽可使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但总死亡率上升。由此注意到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致心律失常的问题,90年代末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索他洛尔由于对多种离子通道有阻断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强、适用范围广、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热点。使抗心律失常药明显地从Ⅰ类转向Ⅲ类。目前仍有许多研究投入到发展新一代更安全有效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2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2.1 胺碘酮 具有直接细胞膜效应和抗交感神经作用。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减慢传导,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也可延长旁路传导系统的ERP。此外尚具有扩张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作用及非竞争性阻断α受体及β受体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