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足阳明经对胃肌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针灸对胃肠功能作用的中医理论基础,2现代医学对胃运动及胃肌电作用机制的认识,3电针足阳明经对胃肌电的实验研究,4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及胃肌电作用机制的研究,参考文献
胃肌电的研究是近30年来国内外研究较活跃的领域之一。中西医结合学者把胃肠运动和电生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纳入针灸经络的研究之中,对针灸作用机理和经络实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总结如下。1 针灸对胃肠功能作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经脉与脏腑相关是探讨经络实质的重要途径。《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枢·经刺》云“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均说明各条经脉皆与相应的脏腑直接相连,且经脉与脏腑之间有着某种相对的特异性联系。通过经脉联系,脏腑病变可以反应到体表相应的经、穴部位,表现出特定的症状或体征,如《灵枢·邪客》记载“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而刺激体表一定部位的经穴,则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凡此均反映了经脉(穴)与脏腑在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中的相关性。
足阳明经循行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跨越机体各个节段,是研究经脉与脏腑相关较为有代表性的经脉。《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从经脉的生理循行和病理变化方面表明足阳明经与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针刺足阳明经治疗胃肠道疾病,因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而广为应用。有文献报道,针刺足三里等穴治疗胃下垂530例,有效率达95.7%,治愈率为25.1%,表明针刺可提高胃张力 [1]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之三里也”;《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都是对足三里穴主治胃肠疾患的经典概括。
2 现代医学对胃运动及胃肌电作用机制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胃肠道各种功能活动是由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共同调控的结果。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控包括外周与中枢两部分,外周神经系统(主要是植物神经)对消化道活动的调节主要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以及胃肠道的内在神经丛(肠神经系统)等所调控。
一般情况下,支配胃肠道的交感神经主要由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受体抑制胆碱能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1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