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发热、腹痛2年半
病历摘要
患儿,男,10岁。入院前2年半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腹痛,体温波动在38℃左右,无规律,腹痛部位为脐周,呈阵发性,最长持续时间30分钟左右,最短数分钟,自觉能忍受,不伴有腹泻、呕吐。1个月后在当地诊断为“阑尾炎”予以手术切除阑尾。但术后患儿仍间断发热,腹痛以进餐后及夜间明显,同时出现反复的口腔溃疡。在外院先后诊断为伤寒、败血症、类风湿等,给予多种抗生素治疗,但其发热、腹痛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患儿消瘦、食欲差,近半年偶有呕吐,大便规律, 1~2次/日,外观稀,无脓血。无皮疹、关节痛等不适。
入院查体 体重22 kg,身高126 cm,BP、P、R均正常。发育营养欠佳,面色白,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和出血点,颈部可及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咽隐窝及颊部口腔黏膜可见较多溃疡;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右下腹麦氏点可见长约3 cm的手术瘢痕,脐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http://www.100md.com
既往史及家族史 智力体力同正常同龄儿,否认家族类似疾病史。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14.9×109/L,N 74.3%,L 21.3%,M 4.4%;RBC 3.24×1012/L;Hb 10.8 g/L,PLT 445×109/L。尿常规:蛋白(±) WBC 0~1/HP,其余正常。便常规 RBC 0~1/HP,潜血(±),虫卵(-);
肝肾功能、心肌酶正常;血沉(ESR) 50 mm/1h ,70 mm/2h;抗溶血素O (-);CRP 42.1 g/L;总蛋白44 g/L,白蛋白29 g/L,球蛋白31 g/L,白/球比值:0.9;蛋白电泳:α2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ANA) (-),类风湿因子(-),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C-ANCA)(+),胞浆型(P)-ANCA(-) ;人合胞体病毒(HSV)、EB、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抗体(-);HIV(-);肥达反应(-);CD系列正常,免疫球蛋白IgG升高;骨髓像正常;血及尿便培养(-);PPD(-),X线胸片未见异常;
, http://www.100md.com
胃肠钡剂造影:末段回肠、回盲部及升结肠形态不规则,黏膜粗糙,管腔狭窄,肠壁僵硬固定(见图1);胃镜:十二指肠黏膜多发糜烂伴结节状增生;结肠镜:末端回肠黏膜不规则裂隙状溃疡,多发炎性息肉,部分黏膜呈卵石样改变;末段回肠活检标本病理报告:肠黏膜固有层底部、黏膜下层以及肌层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呈结节状,中心未见干酪样坏死物质,并可见深达肌层的裂隙状溃疡(见图2)。
图1. 全消化道造影显示,回盲部及升结肠肠管黏膜粗糙,管腔狭窄,肠壁僵硬,回盲部无正常充盈结构。 图2. 回肠末段活检标本病理:可见深达肌层的裂隙状溃疡。
病例讨论
本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学龄儿童;(2)病史迁延反复;(3)以反复发热伴腹痛为主要特点,有消瘦以及慢性口腔溃疡史;(4)查体:发育营养状态较差,口腔有溃疡,腹部轻压痛;(5)血液检查:反复多次末梢血检查均发现白细胞升高、贫血以及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低白蛋白血症;病毒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均阴性,骨髓正常。(6)影像学及消化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及末端回肠以跳跃式分布的炎性病灶、破坏增殖性病灶并存为特点;(7)活检病理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最终诊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 http://www.100md.com
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病变,由于其与溃疡性结肠炎(UC)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两者又统称为炎性肠病(IBD)。
CD多见于成人,欧美人多发,北欧成人CD发病率为每年4~10/10万,患病率在40 ~100/10万左右。既往人们一直认为儿童CD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CD可以在任何年龄组发病。英国学者报告,1998年儿童CD发病率为5.2/10万,北美是3.5/10万,与成人已经接近。但由于对儿童CD的临床表现多样性认识不足,与成人CD相比,国内外儿童CD诊断滞后及治疗水平偏低的现象均非常普遍。
近年来,国外有学者报告,有25%~30%的CD以及20%的UC发病年龄在20岁以前,有4%的IBD病人是在5岁以前发病。我院1992-2002年53例IBD患儿的总结资料显示,有27%的CD和45%的UC在6岁以内发病,最小发病年龄分别为3岁(CD)和4个月(UC),这与国外资料一致,提示国内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IBD要特别给予重视。国外报道15%~20%的病人有IBD家族史,尤其是5岁以前发病的患儿,阳性率更高达56%,但国内IBD儿童阳性家族史并不多见,我院53例IBD中仅1例有阳性家族史。
, http://www.100md.com
CD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病变可以累及从口腔到直肠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国外报道50%~70%的CD病变累及远端回肠以及回盲部,50%的病人累及近端结肠,30%~40%的病人累及胃,病变呈跳跃式分布。而我院总结的资料显示,所有CD患儿病变均累及回肠末段和回盲部,其次为近段结肠(46%)、十二指肠(15%)、远端结肠(12%)、胃(8.5%)、直肠(4%)。临床症状以腹痛最常见,部位为脐周或右下腹,性质多为绞痛及饭后疼痛,多由于小肠或回盲部病变造成,常伴有恶心呕吐。其次是腹泻,既可以是由于小肠病变造成的水泻,也可以是因结肠受累造成的黏液脓血便。肠道病变加重时可以出现一些外科并发症,如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内瘘等。有些CD病人甚至是以急腹症作为首发症状。国外报道CD肛裂、肛周脓肿发生率较高,但在国内成年病人报道以及我们观察的CD病儿中均少见。
CD病人肠道外表现较多,儿童更为突出,这也是儿童CD诊断延迟的原因之一。肠道外表现有发热、生长发育障碍、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关节炎、前色素膜炎、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肝胆系统损害、血栓性疾病、胰腺炎、肾结石等。发热最为常见,儿科病人常以发热原因待查而被收入院;发育延迟以及营养障碍是儿童CD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因为表现隐匿而常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有长期摄入不足以及小肠黏膜病变造成的吸收不良、激素的使用以及内分泌紊乱等。有人报告,与正常儿童相比,CD患儿的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下降,这可能是影响CD患儿正常生长曲线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外报告儿童CD发育营养障碍的发生率在30%~40%,我们总结的资料显示国内患儿的发生率更高(62%)。
, 百拇医药
影像学检查、消化内镜、病理学资料是诊断CD的必要手段,典型表现为肠管阶段性狭窄、僵硬、纵行裂隙状溃疡、卵石样改变等。病理检查可以发现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黏膜层及固有层淋巴细胞聚集,在手术切除标本上还可见肠壁全层炎症。儿童病程较成人短,所以典型的非干酪性肉芽肿的发生率并不高。
国外报道CD平均确诊时间为47周,我院资料也显示CD患儿的平均确诊时间为50周,远远高于一般常见疾病。诊断滞后主要原因为儿童IBD早期症状常较隐匿、无特异性,而且消化道外症状更突出,因而给诊断带来困难。根据国外资料以及我们的临床体会,建议诊断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注重家族史以及生长发育史,国外报道部分患儿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前即已经有发育营养障碍;其次体格检查要特别注意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生长速率、骨龄等,口腔、肛门直肠的检查也很重要;初步检验应包括血象、ESR、CRP、血浆白蛋白等,可以考虑将这些项目作为筛查实验,如发现这些指标持续增高,再结合临床症状,就要对患儿进行特异性检查,包括消化道造影、消化内镜等。实验室检查中比较有特异性的是ANCA,本例患儿即为阳性。国外报道ANCA阳性率CD为19%,UC为70%。因本病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疾病,对高度疑似的患者进行消化道造影和内镜的动态观察随诊十分必要。
, 百拇医药
临床上CD 误诊最常见,从我们总结的资料发现,误诊疾病主要有阑尾炎、肠梗阻、痢疾、肠蛔虫症、肠痉挛、腹膜炎、结缔组织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肠重复畸形、伤寒等; 临床上不漏诊的同时也要注意与肠结核、小肠淋巴瘤等疾病进行必要的鉴别。另外CD与UC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变部位都有重叠之处,有时不易鉴别。一般临床上CD患儿发热、腹痛的症状更突出,而UC以腹泻、便血为主。CD虽然也可以侵犯结肠,但同时多存在回肠末段以及回盲部病变;UC病变以结肠为主,好发部位是直肠,虽然也可以逐渐向上蔓延,出现倒灌性回肠炎,但其结肠病变是连续性的。病理检查CD以破坏和慢性增生改变并存为主要特点,病变呈跳跃分布;UC病理改变以急性炎症和渗出改变为主。
CD的治疗除了要控制发作、维持缓解、改善生活质量外,对于儿童还要注意促进其生长发育,营养支持疗法非常重要。多数胃肠专家建议轻中度的病人可以仅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杨酸(5-ASA)制剂以及对症治疗,重度病人可以考虑加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单纯手术效果差,建议只在出现大出血、肠狭窄等并发症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但有学者报告手术切除病灶后予以5-ASA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肠道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其他治疗还应包括抗生素、胃肠营养、微生态制剂等。国内系统治疗儿童IBD的经验还不多,疗效也不令人满意。我们的资料显示,CD患儿住院期间症状缓解率仅有58%,长期治疗效果由于缺乏随访资料尚无法判断。
目前国内儿童IBD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临床上一直沿用成人标准诊断儿童IBD,该标准是否适合儿科还值得研究;其次针对早期缺乏典型胃肠道症状,而以发热、生长发育障碍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如何加强随访、定期进行检查,及早发现胃肠病灶,以提高疾病诊断水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另外,国外已经制定了一个儿童CD活动指数PCDAI ,在临床用于判断疾病活动性、严重性、评价疗效十分重要,国内还没有使用,这方面工作应予以加强。最后,由于IBD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因此对儿童IBD制定系统合理的长期综合治疗方案并加强管理非常重要,这不但需要消化专业的儿科医师和成人医师互相合作,家长和患儿的配合也至关重要。, 百拇医药(沈惠清)
患儿,男,10岁。入院前2年半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腹痛,体温波动在38℃左右,无规律,腹痛部位为脐周,呈阵发性,最长持续时间30分钟左右,最短数分钟,自觉能忍受,不伴有腹泻、呕吐。1个月后在当地诊断为“阑尾炎”予以手术切除阑尾。但术后患儿仍间断发热,腹痛以进餐后及夜间明显,同时出现反复的口腔溃疡。在外院先后诊断为伤寒、败血症、类风湿等,给予多种抗生素治疗,但其发热、腹痛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患儿消瘦、食欲差,近半年偶有呕吐,大便规律, 1~2次/日,外观稀,无脓血。无皮疹、关节痛等不适。
入院查体 体重22 kg,身高126 cm,BP、P、R均正常。发育营养欠佳,面色白,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和出血点,颈部可及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咽隐窝及颊部口腔黏膜可见较多溃疡;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右下腹麦氏点可见长约3 cm的手术瘢痕,脐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http://www.100md.com
既往史及家族史 智力体力同正常同龄儿,否认家族类似疾病史。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14.9×109/L,N 74.3%,L 21.3%,M 4.4%;RBC 3.24×1012/L;Hb 10.8 g/L,PLT 445×109/L。尿常规:蛋白(±) WBC 0~1/HP,其余正常。便常规 RBC 0~1/HP,潜血(±),虫卵(-);
肝肾功能、心肌酶正常;血沉(ESR) 50 mm/1h ,70 mm/2h;抗溶血素O (-);CRP 42.1 g/L;总蛋白44 g/L,白蛋白29 g/L,球蛋白31 g/L,白/球比值:0.9;蛋白电泳:α2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ANA) (-),类风湿因子(-),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C-ANCA)(+),胞浆型(P)-ANCA(-) ;人合胞体病毒(HSV)、EB、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抗体(-);HIV(-);肥达反应(-);CD系列正常,免疫球蛋白IgG升高;骨髓像正常;血及尿便培养(-);PPD(-),X线胸片未见异常;
, http://www.100md.com
胃肠钡剂造影:末段回肠、回盲部及升结肠形态不规则,黏膜粗糙,管腔狭窄,肠壁僵硬固定(见图1);胃镜:十二指肠黏膜多发糜烂伴结节状增生;结肠镜:末端回肠黏膜不规则裂隙状溃疡,多发炎性息肉,部分黏膜呈卵石样改变;末段回肠活检标本病理报告:肠黏膜固有层底部、黏膜下层以及肌层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呈结节状,中心未见干酪样坏死物质,并可见深达肌层的裂隙状溃疡(见图2)。
图1. 全消化道造影显示,回盲部及升结肠肠管黏膜粗糙,管腔狭窄,肠壁僵硬,回盲部无正常充盈结构。 图2. 回肠末段活检标本病理:可见深达肌层的裂隙状溃疡。
病例讨论
本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学龄儿童;(2)病史迁延反复;(3)以反复发热伴腹痛为主要特点,有消瘦以及慢性口腔溃疡史;(4)查体:发育营养状态较差,口腔有溃疡,腹部轻压痛;(5)血液检查:反复多次末梢血检查均发现白细胞升高、贫血以及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低白蛋白血症;病毒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均阴性,骨髓正常。(6)影像学及消化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及末端回肠以跳跃式分布的炎性病灶、破坏增殖性病灶并存为特点;(7)活检病理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最终诊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 http://www.100md.com
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病变,由于其与溃疡性结肠炎(UC)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两者又统称为炎性肠病(IBD)。
CD多见于成人,欧美人多发,北欧成人CD发病率为每年4~10/10万,患病率在40 ~100/10万左右。既往人们一直认为儿童CD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CD可以在任何年龄组发病。英国学者报告,1998年儿童CD发病率为5.2/10万,北美是3.5/10万,与成人已经接近。但由于对儿童CD的临床表现多样性认识不足,与成人CD相比,国内外儿童CD诊断滞后及治疗水平偏低的现象均非常普遍。
近年来,国外有学者报告,有25%~30%的CD以及20%的UC发病年龄在20岁以前,有4%的IBD病人是在5岁以前发病。我院1992-2002年53例IBD患儿的总结资料显示,有27%的CD和45%的UC在6岁以内发病,最小发病年龄分别为3岁(CD)和4个月(UC),这与国外资料一致,提示国内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IBD要特别给予重视。国外报道15%~20%的病人有IBD家族史,尤其是5岁以前发病的患儿,阳性率更高达56%,但国内IBD儿童阳性家族史并不多见,我院53例IBD中仅1例有阳性家族史。
, http://www.100md.com
CD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病变可以累及从口腔到直肠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国外报道50%~70%的CD病变累及远端回肠以及回盲部,50%的病人累及近端结肠,30%~40%的病人累及胃,病变呈跳跃式分布。而我院总结的资料显示,所有CD患儿病变均累及回肠末段和回盲部,其次为近段结肠(46%)、十二指肠(15%)、远端结肠(12%)、胃(8.5%)、直肠(4%)。临床症状以腹痛最常见,部位为脐周或右下腹,性质多为绞痛及饭后疼痛,多由于小肠或回盲部病变造成,常伴有恶心呕吐。其次是腹泻,既可以是由于小肠病变造成的水泻,也可以是因结肠受累造成的黏液脓血便。肠道病变加重时可以出现一些外科并发症,如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内瘘等。有些CD病人甚至是以急腹症作为首发症状。国外报道CD肛裂、肛周脓肿发生率较高,但在国内成年病人报道以及我们观察的CD病儿中均少见。
CD病人肠道外表现较多,儿童更为突出,这也是儿童CD诊断延迟的原因之一。肠道外表现有发热、生长发育障碍、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关节炎、前色素膜炎、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肝胆系统损害、血栓性疾病、胰腺炎、肾结石等。发热最为常见,儿科病人常以发热原因待查而被收入院;发育延迟以及营养障碍是儿童CD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因为表现隐匿而常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有长期摄入不足以及小肠黏膜病变造成的吸收不良、激素的使用以及内分泌紊乱等。有人报告,与正常儿童相比,CD患儿的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下降,这可能是影响CD患儿正常生长曲线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外报告儿童CD发育营养障碍的发生率在30%~40%,我们总结的资料显示国内患儿的发生率更高(62%)。
, 百拇医药
影像学检查、消化内镜、病理学资料是诊断CD的必要手段,典型表现为肠管阶段性狭窄、僵硬、纵行裂隙状溃疡、卵石样改变等。病理检查可以发现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黏膜层及固有层淋巴细胞聚集,在手术切除标本上还可见肠壁全层炎症。儿童病程较成人短,所以典型的非干酪性肉芽肿的发生率并不高。
国外报道CD平均确诊时间为47周,我院资料也显示CD患儿的平均确诊时间为50周,远远高于一般常见疾病。诊断滞后主要原因为儿童IBD早期症状常较隐匿、无特异性,而且消化道外症状更突出,因而给诊断带来困难。根据国外资料以及我们的临床体会,建议诊断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注重家族史以及生长发育史,国外报道部分患儿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前即已经有发育营养障碍;其次体格检查要特别注意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生长速率、骨龄等,口腔、肛门直肠的检查也很重要;初步检验应包括血象、ESR、CRP、血浆白蛋白等,可以考虑将这些项目作为筛查实验,如发现这些指标持续增高,再结合临床症状,就要对患儿进行特异性检查,包括消化道造影、消化内镜等。实验室检查中比较有特异性的是ANCA,本例患儿即为阳性。国外报道ANCA阳性率CD为19%,UC为70%。因本病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疾病,对高度疑似的患者进行消化道造影和内镜的动态观察随诊十分必要。
, 百拇医药
临床上CD 误诊最常见,从我们总结的资料发现,误诊疾病主要有阑尾炎、肠梗阻、痢疾、肠蛔虫症、肠痉挛、腹膜炎、结缔组织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肠重复畸形、伤寒等; 临床上不漏诊的同时也要注意与肠结核、小肠淋巴瘤等疾病进行必要的鉴别。另外CD与UC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变部位都有重叠之处,有时不易鉴别。一般临床上CD患儿发热、腹痛的症状更突出,而UC以腹泻、便血为主。CD虽然也可以侵犯结肠,但同时多存在回肠末段以及回盲部病变;UC病变以结肠为主,好发部位是直肠,虽然也可以逐渐向上蔓延,出现倒灌性回肠炎,但其结肠病变是连续性的。病理检查CD以破坏和慢性增生改变并存为主要特点,病变呈跳跃分布;UC病理改变以急性炎症和渗出改变为主。
CD的治疗除了要控制发作、维持缓解、改善生活质量外,对于儿童还要注意促进其生长发育,营养支持疗法非常重要。多数胃肠专家建议轻中度的病人可以仅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杨酸(5-ASA)制剂以及对症治疗,重度病人可以考虑加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单纯手术效果差,建议只在出现大出血、肠狭窄等并发症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但有学者报告手术切除病灶后予以5-ASA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肠道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其他治疗还应包括抗生素、胃肠营养、微生态制剂等。国内系统治疗儿童IBD的经验还不多,疗效也不令人满意。我们的资料显示,CD患儿住院期间症状缓解率仅有58%,长期治疗效果由于缺乏随访资料尚无法判断。
目前国内儿童IBD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临床上一直沿用成人标准诊断儿童IBD,该标准是否适合儿科还值得研究;其次针对早期缺乏典型胃肠道症状,而以发热、生长发育障碍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如何加强随访、定期进行检查,及早发现胃肠病灶,以提高疾病诊断水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另外,国外已经制定了一个儿童CD活动指数PCDAI ,在临床用于判断疾病活动性、严重性、评价疗效十分重要,国内还没有使用,这方面工作应予以加强。最后,由于IBD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因此对儿童IBD制定系统合理的长期综合治疗方案并加强管理非常重要,这不但需要消化专业的儿科医师和成人医师互相合作,家长和患儿的配合也至关重要。, 百拇医药(沈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