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各类论文3 > 正文
编号:10788137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20日 北京儿童医院
     病历摘要

    病例1. 患儿,男,9岁,河南南阳地区人。因“反复皮肤瘀斑1年余”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1年多无诱因出现碰撞后皮肤瘀斑及血肿,偶有鼻及牙龈出血,当时未予重视及治疗。4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查血小板17×109/L,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泼尼松2 mg/kg及“氨肽素、升血小板胶囊”等口服,疗效不佳,血小板最高升到46×109/L。入院前复查血小板26×109/L,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血液科。

    既往史 该患儿3岁时曾接受“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中输血1次。至本次发病前患儿身体状况良好,无其他不适。

    入院查体 除皮肤散在瘀斑外无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两系各阶段细胞百分比及形态大致正常,比值偏高。巨核细胞增多,其中原始巨核细胞2%,幼稚巨核细胞10%,成熟未释放血小板83%,成熟释放血小板4%,裸核1%。凝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FIB)均正常,自身抗体检查阴性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入院后查HIV初筛阳性,标本送北京市中心血站复查仍为阳性。查抗血小板抗体Ig系列提示IgG 、IgA 、IgM、 IgE均正常,CD系列见表1。

    诊断及治疗(1)ITP;(2)HIV感染。给予丙球400 mg/kg 连续5天冲击治疗,同时口服泼尼松2 mg/kg及对症止血处理。使用丙球1天后复查血小板为154×109/L,使用5天后升至408×109/L。治疗效果较好,入院7天好转出院,建议转到传染病医院继续治疗。

    病例2. 患儿,女,9岁,河南南阳地区人。因“反复皮肤瘀斑、出血点20天”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20天无诱因出现皮肤暗红色瘀斑,到当地医院查血小板50×109/L,给予丙球10 g静点3天,泼尼松25 mg,tid口服,血小板升至141×109/L。5天前患儿又出现皮肤瘀斑及出血点,复查血小板5×109/L,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血液科。

    既往史 该患儿2岁时因“烫伤”曾输血浆50 mk,入院前1个月曾患“左前胸带状疱疹”,无其余特殊病史。

    入院查体 皮肤散在瘀斑,面部及四肢可见针尖样鲜红色出血点,无其余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统增生旺盛,各阶段比值及形态大致正常。红系各阶段比值相对偏低,形态大致正常。巨核细胞增多,其中原始巨核细胞2%,幼稚巨核细胞2%,成熟未释放血小板92%,成熟释放血小板2%,裸核2%。血小板少见”。凝血检查PT、APTT和FIB正常,自身抗体检查阴性除外SLE。入院后查HIV初筛阳性,标本送北京市中心血站复查仍为阳性。查Ig系列提示IgG增高(大于15.12,正常6.13~15.12)、IgA 、IgM、 IgE均正常,CD系列见表1。

    诊断及治疗:(1)ITP;(2)HIV感染。给予丙球400 mg/kg连续5天冲击治疗,同时口服泼尼松2 mg/kg及对症止血处理。使用丙球1天后复查血小板为34×109/L,使用5天后升为208×109/L。治疗效果较好,入院5天好转出院,建议转到传染病医院继续治疗。

    病例讨论

    张莉 医师:两患儿有共同病例特点:⑴学龄儿童,起病较缓,病程偏长;⑵以皮肤瘀斑、出血点为主要表现;⑶多次检查提示外周血血小板数目明显降低,粒红两系正常;⑷骨髓检查提示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以成熟未释放为主,成熟血小板减少;⑸既往有输血史,血HIV抗体阳性,CD系列提示CD4/CD8降低,符合HIV免疫学改变;⑹对丙球冲击治疗反应良好。根据这两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ITP及HIV携带者诊断较明确,针对治疗也取得较好疗效。

    两例患儿均为河南省南阳地区人,均有输血史,第二例患儿父母检测HIV抗体阴性(第一例父母未做检测),考虑感染途径可能均为血制品污染。值得思考的是,两例HIV感染患儿均出现ITP的表现,是巧合?还是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王彬 主治医师:HIV与ITP两者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血液学异常是HIV/AIDS儿童常见并发症,而慢性血小板减少是其常见表现,其他血液学异常包括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凝血异常。HIV并发血小板减少首次报道于1982年,与普通ITP不同,HIV-ITP男性多于女性,在HIV感染者中发生率为10%,在AIDS患者中为1/3,进展期病人中更常见,典型的ITP出现于HIV感染早期阶段,可早于AIDS其他表现而出现。HIV-ITP临床症状与其他HIV阴性的ITP相同,尽管血小板很低却很少发生严重出血。许多病人可长期无症状,或随时间缓慢进展,但也有报道有自发缓解者(18%)。血小板在2万以上通常症状轻微,约1%~5%为中度血小板减少,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8%。

    段渊 副主任医师:HIV-ITP发病机制可根据HIV感染病期的不同分为两大类。HIV感染早期病人,其CD4功能尚正常,病毒负荷量低,无肝脾或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数正常,HIV相关性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是其最常见原因。在此类儿童中,血小板相关性IgG、IgM、C3C4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升高,提示发生了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近年研究发现有针对HIV-gp120/gp160和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的交叉抗体,即聚乙二醇(PEG),一种可沉淀的血清免疫复合物包含高亲和力IgG,由HIV糖蛋白120诱导产生,可针对血小板糖蛋白Ⅲa上的18氨基酸多肽序列,如GPⅢa-49-46,然后与血小板GPⅢa产生交叉反应,破坏血小板。由于巨核细胞感染了HIV,故抗血小板抗体也可针对表达在巨核细胞上HIV蛋白,导致巨核细胞的破坏。这种自身免疫性破坏可发生在骨髓和外周血。

    随着HIV基础疾病的进展,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各种继发性因素应引起更多重视。在HIV感染中晚期病人,血小板减少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⑴HIV相关性骨髓抑制:HIV感染骨髓通过2个机制,①直接感染骨髓原始巨核细胞,因后者可表达CD4和CCR5受体,HIV通过该受体进入细胞产生直接抑制效应。②感染辅助细胞的间接作用:如感染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些物质可抑制巨核细胞生成。③HIV还可感染骨髓基质细胞,间接影响血细胞生成。⑵药物治疗副作用:易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HIV治疗药物有:9-13-二羟-2-丙氧甲基鸟嘌呤(48%)、戊烷脒(18%)、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唑(3%)等。⑶机会性感染:在HIV进程中各种感染,如组织胞浆菌病和隐球菌病、鸟分支杆菌复合物、细小病毒B19、巨细病毒(CMV)等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⑷恶性疾病的骨髓浸润:HIV相关性恶性疾病在儿童较少见,发生率大概为1.5%,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最为常见。

    故当HIV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应注意以下几点:⑴查体有无肝脾或淋巴结肿大;⑵除血小板外的其他两系是否正常;⑶针对血小板的治疗是否有效。如果查体异常或多细胞系存在异常,或经过针对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不上升,应立刻检查是否存在感染、药物作用或恶性肿瘤的可能。

    张永红 主任医师:这两例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前身体状况良好,第一例患儿失访,第二例患儿出院后很快出现HIV感染的其他症状,如反复口腔溃疡及呼吸道感染,故可认为两例均是以血小板减少为HIV首发症状。两例均对丙球冲击治疗短期反应良好,血小板很快升到正常,但缺乏长期随访。

    HIV-ITP治疗近年取得较大进展,首先应采取针对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明显减少临床HIV-ITP,单独使用齐多夫定即能提高病人的血小板数40%~60%,治疗反应持久并对所有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均有效。其作用机制是使血小板生成率增加,如果病毒负荷量较高,该疗法更有效,因为它可降低HIV病毒负荷量。

    对于无症状的、轻到中度HIV-ITP无需治疗。需要治疗的患儿,建议静注抗-D免疫球蛋白(50~75μg/kg)或丙球(1 g/kg×2~3天或400 mg/kg×5天),两者对HIV-IPT均有较好疗效。丙球可迅速减轻HIV相关性血小板破坏,优点是无明显免疫抑制并能快速提升血小板,但是丙球作用较短暂,其价格限制了在维持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国外推荐使用抗-D球蛋白,它可与红细胞膜上RH抗原结合形成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与丙球相似,可中断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在RH(+)的ITP病人,成人资料显示抗-D免疫球蛋白效果好于丙球。它也可与丙球结合使用,随着剂量从50到75 μg/kg增加,疗效也随之增加,其优点是给药迅速,耐受良好,维持时间较长,费用低于丙球,对HIV病程演变无明显不良作用;其不良反应有发热、头痛、寒战和高敏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或血管内溶血)。

    尽管HIV-ITP患儿对激素反应与非感染者相似,但60%~80%的患儿效果不持久,除非持续使用较大剂量,但大剂量激素增加继发感染的危险性,尤其对于HIV患儿。

    对于年龄大于5岁难治性HIV-ITP患儿,病程大于1年且预计生存期较长者,可考虑脾切除。脾切除可增加CD4的数量,且一般不会加速HIV感染进程。大多数病人最初反应良好(血小板>10万),70%~90%疗效较持久。

    其他治疗,包括达那唑,长春新碱、氨苯酚,对于治疗无效的HIV-ITP可能有效。但这些药物在儿童应用经验少,还没有成为标准治疗。

    申昆玲 主任医师:这两例患儿HIV感染诊断较明确,其临床分类均属于B类(中度症状)。根据CD4+ T淋巴细胞计数评估其免疫状态,第一例患儿CD4+ T淋巴细胞占26%,提示免疫学状态未受抑制。第二例患儿CD4+ T淋巴细胞占6%,提示机体免疫状态重度抑制。在HIV感染中,CD4+细胞随着感染的进展而降低,CD4+细胞较低者预后较差。

    表1 两病例CD系列结果

    项目

    病例1

    病例2

    正常值

    总B细胞(CD19+)

    19

    46

    5~18

    辅助性T细胞(CD3+,CD4+)

    26

    6

    27~51

    抑制性T细胞(CD3+,CD8+)

    48

    45

    15~44

    CD4/CD8

    0.54

    0.13

    0.7~2.8

    NK细胞(CD16+,CD56+)

    5

    7

    7~40

    表2 儿童HIV感染分类系统:根据年龄特异的CD4+细胞计数及%的免疫分类

    <12月

    1~5岁

    6~12岁

    免疫分类

    /mm3

    (%)

    /mm3

    (%)

    /mm3

    (%)

    1类:无抑制

    ≥1500

    ≥25%

    ≥1000

    ≥25%

    ≥500

    ≥25

    2类:中度抑制

    750~1499

    15~24%

    500~999

    15~24

    200~499

    15~24

    3类:重度抑制

    <750

    <15%

    <500

    <15%

    <200

    <15%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