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临床试验及临床实践已经证实,高血压患者接受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后降压临床试验也证实,采用CCB降压治疗是可以获益的,但需要个体化治疗。
首先,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脉压增加及收缩压增高是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关系更为密切的因素。
其次,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CCB对脑卒中一级预防起重要作用。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阻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动脉弹性的变化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近期公布的国际临床试验结果中发现,CCB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较好。目前已公布的几项高血压患者应用CCB与活性药对比的大型临床试验均显示出CCB在预防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
第三,CCB经历了循证医学的考验。从近5年的临床试验中可以看到,CCB在高血压的长期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对血糖血脂无不利影响,并能较好地抗动脉硬化(AS)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死亡。CCB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源于其抗动脉硬化作用,而CCB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AS最早期表现)的逆转效应正体现了这样一个事实。ELSA、PREVENT、VHAS和INSIGHT等CCB抗颈AS的试验提示了CCB所特有的、降压以外可能的逆转颈AS及器官保护作用。欧洲2003年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CCB具有这种特定的抗AS效果。其抗AS作用与血压降低不平衡,可能具有超越血压降低的血管保护作用。
最后,从国内外临床试验对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得出了以下启示:
1. 脑血管病患者血压平均水平与脑卒中再发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满意者脑卒中再发危险大。目前已完成的大型临床试验已证实,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通过积极的降压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再发。
2. 在脑卒中患者降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地问题:血压应降到何种程度?颈动脉狭窄者的血压目标值?长期血压升高者,血压应降到何种程度适当?
3. 从回顾性荟萃分析中发现,脑卒中患者降压保证一定的脑灌注是首要前提。无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压达标治疗(<140/90 mmHg)是安全的。一侧颈动脉狭窄≥70%,血压应当控制在130~150 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血压应当控制在150~170 mmHg,这些还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孙宁玲)
首先,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脉压增加及收缩压增高是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关系更为密切的因素。
其次,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CCB对脑卒中一级预防起重要作用。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阻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动脉弹性的变化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近期公布的国际临床试验结果中发现,CCB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较好。目前已公布的几项高血压患者应用CCB与活性药对比的大型临床试验均显示出CCB在预防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
第三,CCB经历了循证医学的考验。从近5年的临床试验中可以看到,CCB在高血压的长期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对血糖血脂无不利影响,并能较好地抗动脉硬化(AS)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死亡。CCB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源于其抗动脉硬化作用,而CCB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AS最早期表现)的逆转效应正体现了这样一个事实。ELSA、PREVENT、VHAS和INSIGHT等CCB抗颈AS的试验提示了CCB所特有的、降压以外可能的逆转颈AS及器官保护作用。欧洲2003年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CCB具有这种特定的抗AS效果。其抗AS作用与血压降低不平衡,可能具有超越血压降低的血管保护作用。
最后,从国内外临床试验对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得出了以下启示:
1. 脑血管病患者血压平均水平与脑卒中再发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满意者脑卒中再发危险大。目前已完成的大型临床试验已证实,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通过积极的降压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再发。
2. 在脑卒中患者降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地问题:血压应降到何种程度?颈动脉狭窄者的血压目标值?长期血压升高者,血压应降到何种程度适当?
3. 从回顾性荟萃分析中发现,脑卒中患者降压保证一定的脑灌注是首要前提。无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压达标治疗(<140/90 mmHg)是安全的。一侧颈动脉狭窄≥70%,血压应当控制在130~150 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血压应当控制在150~170 mmHg,这些还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孙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