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药品招标改革搁浅
深圳市药品招标正面临难产。实际上,深圳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模式进行了改革,由以前的规格招标改为剂型招标。然而,从2004年3月开始筹备,原本3个月就可以结束的第三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历时一年多仍然没能完成。今年4月30日,评标结果开始公示,但企业申诉较多。6月7日,深圳市宣布暂停此次招标,并封存招标资料。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改革暂时搁浅。
“新政”为何受阻
据了解,这次招标涉及78家医疗机构90%以上的采购品种,预计采购金额将超过17亿元,将是深圳市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交易。正因为如此,药企不能不搏,大量药企云集深圳。但是“新政”的实施,将使不少药企两手空空,失望而归,他们对此反应强烈。一位业内人士抱怨说:“参加投标,我们必须承担标书工本费、投标品种保证金、中介机构服务费等多项费用,增加了非经营性成本,企业参加投标,被要求提供的各类文件、材料繁多。企业按要求提供的药品样品,一旦开封就不能销售,且中介机构也不退还样品。这些付出最后都打了水漂。”企业的剧烈反应,从侧面说明“新政”的作用开始彰显。
, 百拇医药
“暂停风波”引起各方关注。广东省纪委派出工作组前往深圳,并封存了此次集中采购招标的数据和材料,对招标中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参加此次工作组的同志告诉记者,这次采购确实规模很大,与此前进行的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相比,规则更改较多,对不少医药企业有影响。省纪委只是去了解具体情况,并不介入,给企业的解释和答复需要有关部门去做。暂停招标的矛头,最终对准了按剂型招标这一新的模式。
实际上,2004年9月,国家6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简称《规定》),提出按剂型招标。虽然国家发改委的差比价规则没有出台,但深圳决定先吃“螃蟹”,按剂型招标。而剂型招标对不少企业来说,是很残酷的,有人称之为企业的“生死门”。因为剂型招标缩小了入口,比如规定在专利保护期内的专利药品类别、GMP药品类别按得分最高者确定一个中标品种。像头孢拉定(片剂、胶囊)的标的下有73家生产企业,今年仅中标两家,其中一家为单独定价品种。这就意味着,中标后的药企将没有对手,“钱”途一片光明。
, 百拇医药
有关专家在解释“新政”时说,剂型招标最大的优势就是直接导致价格降低,这一措施对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将会成为“杀手锏”。一方面强化了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牌淘汰,药企降价对成本的压力大了,最后成功的往往都是那些有规模和品牌优势的企业,这对提高产业集中度未尝不是件好事。另一方面供货企业相对减少,直接加剧了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对此,不少人持有异议,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对国内中小企业不公平,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对大企业来说,“新政”也是残酷的。这些天来,某著名制药集团有关负责人不断奔走于有关部门进行申诉,原因是该厂在深圳的此轮招标中被淘汰,这意味着“深圳一年400万元的市场就没了,深圳的员工将面临失业。”“如果招不进标,我们此前的所有努力全都白费,以前打下的各种基础,包括对医院的公关都白做了。”一位药企代表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剂型招标的一些新规定成了各药企质疑的对象。比如一家药企负责人就说:“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又分胶囊剂和片剂,胶囊剂的规格是210mg,片剂规格是500mg。在评标打分中,生产按规格将片剂折算成胶囊的计算方法导致品种得分过低,两种不同剂型之间的区别在于药粉含量,而与规格重量无关。”他认为这样的价格评分违反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该规程规定“活菌制剂的有效成分取决于活菌数而与重量价格无关”。
, 百拇医药
招标也有怪现象
专家指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措施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药品招标采购作为规范医院购药行为的一项过度性措施有其积极意义。然而,目前药品招标采购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不少招标后的药品价格比不招标还要贵。有医院院长就委婉地告诉记者:“如果我们去药品购销会上直接采购,药品价格可以便宜很多,药企也愿意让利打折。但是通过药品招标之后,我们只能按这个更高的价格采购,无能为力。”
事实上,虽然深圳这次招标主体是78家医疗机构,但医院成了新政策的“看客”,因为药品招标属于政府行为,医院在这次药品招标采购中并没有话语权,具体操作办法由多部门联同招标中介共同制定。
在这次招标中,深圳市药品集中招标管理委员会也成了药企关注的焦点。管委会是由政府成立的专门从事药品招标采购的部门。有专业人士认为,政府及行政部门的职能是加强在招标工作中的指导及监督,参与指导招标规则的制定,在出现问题争论时作为仲裁。他们在招标过程中应该是“裁判员”的角色。但实际上,现在药品招标中,有些地方的政府对招标的具体过程行政干预过多,甚至包办了采购,成了上场的“运动员”了。有业内人士指出,现行的招标采购中,政府多个部门都有利益在其中,各方利益的交织和制衡的结果,使得招标变得异常复杂。
总之,药企不愿意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加上“新政”有某些不完善,使得深圳药品招标采购变得如此坎坷和热闹。按剂型招标的“新政”能否推行,我们还要等着看。, 百拇医药
“新政”为何受阻
据了解,这次招标涉及78家医疗机构90%以上的采购品种,预计采购金额将超过17亿元,将是深圳市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交易。正因为如此,药企不能不搏,大量药企云集深圳。但是“新政”的实施,将使不少药企两手空空,失望而归,他们对此反应强烈。一位业内人士抱怨说:“参加投标,我们必须承担标书工本费、投标品种保证金、中介机构服务费等多项费用,增加了非经营性成本,企业参加投标,被要求提供的各类文件、材料繁多。企业按要求提供的药品样品,一旦开封就不能销售,且中介机构也不退还样品。这些付出最后都打了水漂。”企业的剧烈反应,从侧面说明“新政”的作用开始彰显。
, 百拇医药
“暂停风波”引起各方关注。广东省纪委派出工作组前往深圳,并封存了此次集中采购招标的数据和材料,对招标中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参加此次工作组的同志告诉记者,这次采购确实规模很大,与此前进行的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相比,规则更改较多,对不少医药企业有影响。省纪委只是去了解具体情况,并不介入,给企业的解释和答复需要有关部门去做。暂停招标的矛头,最终对准了按剂型招标这一新的模式。
实际上,2004年9月,国家6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简称《规定》),提出按剂型招标。虽然国家发改委的差比价规则没有出台,但深圳决定先吃“螃蟹”,按剂型招标。而剂型招标对不少企业来说,是很残酷的,有人称之为企业的“生死门”。因为剂型招标缩小了入口,比如规定在专利保护期内的专利药品类别、GMP药品类别按得分最高者确定一个中标品种。像头孢拉定(片剂、胶囊)的标的下有73家生产企业,今年仅中标两家,其中一家为单独定价品种。这就意味着,中标后的药企将没有对手,“钱”途一片光明。
, 百拇医药
有关专家在解释“新政”时说,剂型招标最大的优势就是直接导致价格降低,这一措施对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将会成为“杀手锏”。一方面强化了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牌淘汰,药企降价对成本的压力大了,最后成功的往往都是那些有规模和品牌优势的企业,这对提高产业集中度未尝不是件好事。另一方面供货企业相对减少,直接加剧了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对此,不少人持有异议,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对国内中小企业不公平,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对大企业来说,“新政”也是残酷的。这些天来,某著名制药集团有关负责人不断奔走于有关部门进行申诉,原因是该厂在深圳的此轮招标中被淘汰,这意味着“深圳一年400万元的市场就没了,深圳的员工将面临失业。”“如果招不进标,我们此前的所有努力全都白费,以前打下的各种基础,包括对医院的公关都白做了。”一位药企代表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剂型招标的一些新规定成了各药企质疑的对象。比如一家药企负责人就说:“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又分胶囊剂和片剂,胶囊剂的规格是210mg,片剂规格是500mg。在评标打分中,生产按规格将片剂折算成胶囊的计算方法导致品种得分过低,两种不同剂型之间的区别在于药粉含量,而与规格重量无关。”他认为这样的价格评分违反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该规程规定“活菌制剂的有效成分取决于活菌数而与重量价格无关”。
, 百拇医药
招标也有怪现象
专家指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措施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药品招标采购作为规范医院购药行为的一项过度性措施有其积极意义。然而,目前药品招标采购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不少招标后的药品价格比不招标还要贵。有医院院长就委婉地告诉记者:“如果我们去药品购销会上直接采购,药品价格可以便宜很多,药企也愿意让利打折。但是通过药品招标之后,我们只能按这个更高的价格采购,无能为力。”
事实上,虽然深圳这次招标主体是78家医疗机构,但医院成了新政策的“看客”,因为药品招标属于政府行为,医院在这次药品招标采购中并没有话语权,具体操作办法由多部门联同招标中介共同制定。
在这次招标中,深圳市药品集中招标管理委员会也成了药企关注的焦点。管委会是由政府成立的专门从事药品招标采购的部门。有专业人士认为,政府及行政部门的职能是加强在招标工作中的指导及监督,参与指导招标规则的制定,在出现问题争论时作为仲裁。他们在招标过程中应该是“裁判员”的角色。但实际上,现在药品招标中,有些地方的政府对招标的具体过程行政干预过多,甚至包办了采购,成了上场的“运动员”了。有业内人士指出,现行的招标采购中,政府多个部门都有利益在其中,各方利益的交织和制衡的结果,使得招标变得异常复杂。
总之,药企不愿意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加上“新政”有某些不完善,使得深圳药品招标采购变得如此坎坷和热闹。按剂型招标的“新政”能否推行,我们还要等着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