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方”应对中医急诊发展滑坡
[点击上图放大] |
尽管在一些人的眼里,中医是四平八稳的“慢郎中”,但是熟悉中医药发展史的人都知道,中医药的历代名家其实都是治疗急危重症的专家,中医药的每一次重大学术发展也无一例外地以急症治疗为突破口。然而,由于现代医学的强势冲击,曾经是特长的中医急诊总体水平近年来出现滑坡。日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联合举办了“急诊学科建设与发展现场研讨会”,北京几乎所有中医医院急诊科的主任和学科带头人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对关系到中医急诊科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可见业内人士对中医急诊科发展现状的关注。g$si, 百拇医药
▲现状一:急诊不“急”g$si, 百拇医药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人数下降,急危重症患者比例不高,某些中医医院甚至包括一些三甲中医院的急诊科仅仅是担负了普通夜诊的工作。这与中医急诊治疗的“含金量”偏低,拿不出让患者信得过的、真正的中医急诊治疗技术,中医急诊不“急”有关。就诊患者少也使得急诊从业医师急救基本技能掌握不好,有的二级中医院的急诊科医生根本没有做过在急诊科最为常见的气管插管,有的医院将之让给麻醉科做,无形中延误了抢救时间。g$si, 百拇医药
▲处方一:苦练内功g$si, 百拇医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春盛认为,中医大夫应该大补西医急救课程。他指出,急诊科的特点就是一个“急”字,现代医学的一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可以让医生在第一时间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中医大夫也该熟练掌握这些急救设备的应用和相关急救知识。g$si, 百拇医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清泉介绍,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从1995年起派医生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先后学习了呼吸监护治疗护理、感染性疾病治疗、脑出血微创治疗、超声诊断技术等,这使得东直门医院的急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曾成功抢救心跳骤停达50分钟的患者、84岁的心肌梗死猝死的患者、80岁高龄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失血性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急性中毒同时心跳骤停的患者等,说明了苦练内功是提高中医急诊水平的出路之一。g$si, 百拇医药
▲现状二:边缘学科不受重视g$si, 百拇医药
有不少急诊科主任反映,一些中医院大力发展专科,急诊科不受重视,要设备、要地方难。有的医院把急诊科当作垃圾科室,各科不要的设备放在急诊科,不要的人员也放在急诊科。
▲处方二:领导重视pa.q, 百拇医药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孙塑伦讲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中医急诊科建设,不仅要抓急诊科主任,还要抓院长。孙塑伦强调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今后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评价中,重点考核应急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他认为,通过急诊可以看出中医院的整体实力,因此一定要让中医院院长改变观念,重视中医急诊科发展。pa.q, 百拇医药
▲现状三:中医特色不突出pa.q, 百拇医药
西医对现代技术的应用明显快于中医,西医急诊的急救能力也远远强于中医,很多中医院在急救过程中只会用西药,不会用中药。因此,如何在急诊治疗过程中发挥中医特色,是令很多中医急诊科医生迷惑的问题。pa.q, 百拇医药
▲处方三:扬长避短pa.q, 百拇医药
李春盛主任认为,在急救过程中,西医是主角,但中医也应该是一位重要的配角。在临床工作中他发现,北京朝阳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长期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患者,很少发生真菌感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患者都同时辨证使用了中药。他认为西医医生应该学习中医的逻辑思维方式。因为西医大多从局部看问题,没有整体观念,而许多急危重症,如多脏衰,往往是全身脏器都出了问题,这时需要用中医的整体观念来辨证治疗。pa.q, 百拇医药
刘清泉主任介绍说,他们曾成功令一位百岁龄呼吸衰竭的老人在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脱离呼吸机。要拓宽急诊急救的范畴、提高疗效,就必须扬长避短。如应用中药配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既可减少溶栓药物的副作用,防治再灌注损伤,又可提高再通率;在休克及急性脑血管病中应用扶正祛邪法,根据疾病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于疾病病理机转的关键时期,超前用药,截断病势,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pa.q, 百拇医药
▲现状四:人才流失严重pa.q, 百拇医药
人才流失严重也是中医院急诊普遍面临的问题。很多急诊科医生反映,急诊科什么病都看,没有专业,影响今后的职称晋升。因此一些人在急诊科工作几年后都纷纷转行到心血管科或神经内科。pa.q, 百拇医药
▲处方四:重视人才pa.q, 百拇医药
刘清泉认为,中医急诊的专业特点是很突出的,许多领域有待研究,只是目前缺乏很好的总结。科研来自于临床,东直门医院近年来先后在临床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医药在“脑复苏”中的作用研究、中医药防治脓毒症及相关综合征的研究、围机械通气治疗期相关问题的中医药策略研究、中医急症用药新途径“中药直肠点滴方法治疗危重症疗效的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说明中医药在急诊治疗中大有可为。急诊科的从业人员不要自卑,应该自强自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对中医急诊进行研究和探索。他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对从事急诊的人员在晋升、待遇等方面进行干预。pa.q, 百拇医药
图为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清泉在观察室查看病人的情况。pa.q, 百拇医药
文/图本报记者 崔昕(崔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