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的临床前景
卒中是导致老年人群致残、生活依赖和丧失社交能力的首要原因,大部分卒中是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其中颅内动脉血栓形成约50%、颅内小血管病变25%、心源性栓塞20%及5%不明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已经有众多临床试验证实了抗血小板、抗凝、抗高血压、他汀类药物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预防卒中。但上述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验证。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方式依次为卒中组织化治疗、rt-PA静脉溶栓、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等四种手段。动脉闭塞后尽早恢复组织的血液灌流是减轻缺血性损伤的根本措施,1995年NINDS试验证实了急性脑梗死发病3小时内静脉应用rt-PA 0.9 mg/kg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同期进行的ECASS(I和Ⅱ)与ATLANTIS试验却未获得一致的结果,前者是6小时治疗窗应用rt-PA(分别1.1 mg/kg和0.9 mg/kg),后者于发病3~5小时治疗窗使用0.9 mg/kg rt-PA。循证医学证据提示,急性脑梗死3小时内使用0.9 mg/kg rt-PA可使患者3个月痊愈的比例达到43%(安慰剂组仅为27%),这奠定了rt-PA静脉溶栓是唯一有显著疗效的超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的地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