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88042
夏天如何从容应对小虫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29日 健康报
     咬伤相同毒不同

    ●桑毛虫在桑树、果树上均可见到,其身上的毒毛可达百万根。

    当毒毛刺入皮肤或随风飘到人的身上时,可以引起桑毛虫皮炎,表现为皮肤水肿性丘疹或风团,皮疹中心的黑点或水疱即为毒毛刺入处,患者自觉剧痒或刺痛。

    ●松毛虫一般在马尾松上,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身上的毒毛也有上万根。人接触毒毛数分钟至2天,皮肤会出现密集成片的水肿性红斑和丘疹,有剧烈的瘙痒和烧灼感。

    ●白蛉叮咬皮肤时会有刺痒或刺痛,继而出现白色水肿性丘疹和水疱。

    ●虻俗称牛虻,叮人时皮肤很痛,会出血。继而产生红斑丘疹和风团,又痒又痛。

    ●隐翅虫是会飞的小甲虫,在户外夜间灯光下活动较多,与人接触后能分泌一种强酸性的毒素,引起成片性密集的丘疹、水疱和红斑,呈条索状分布在被叮咬处,如面颈部。患者有强烈的瘙痒感、烧灼感和刺痛感。

    ●硬蜱叮人往往吸附在皮肤上吸血,叮过的皮肤会出现水肿性的丘疹和结节,有时还会破溃。

    ●蜂蜇人时,其毒刺分泌的毒液会引起人即刻性发生过敏反应,皮肤出现大面积红肿和痒痛。人被群蜂攻击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蜈蚣俗称百足,主要见于长江以南,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蜇伤部位往往有两个小出血点,周围皮肤红肿,剧痒剧痛,可以伴发淋巴结炎、发热、头痛、恶心,甚至有生命危险。

    ●蝎子一般在夜间活动,栖息于阴暗的缝隙中,有时会藏匿于鞋子和折叠的衣物中,蜇人后产生的溶血性毒素主要作用于皮肤局部,引起红肿和水疱,局部皮肤有剧烈的痛感或麻木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