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皮肤疾病;艾洛松霜;皮质醇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洛松霜大面积外用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用药后第1、2周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保持在健康成人的正常范围内。结论: 常规外用艾洛松霜不会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
很多皮肤病,常常大面积应用艾洛松霜,疗效较满意。为了解外用该药是否会经皮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导致血浆皮质醇变化,对42例成人皮肤病患者大面积外用此药前后进行血浆皮质醇水平测定,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寻常型银屑病16例,泛发性湿疹9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3例,急性单纯性痒疹14例。诊断标准参照《现代皮肤病学》(杨国亮.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第2版,1996)。皮疹面积大于体表面积的40%,治疗前半个月内均未内服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慢性内脏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入选。
2 治疗方法
外用艾洛松霜1次/天,每次10g,不封包,每疗程10天。治疗前1天早晨8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分别于用药后第1周,第2周的早晨8时抽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正常成人早晨8时血浆皮质醇正常值为138~770nmol/L)。
3 治疗结果
空腹血浆皮质醇水平,疗前、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s)
nmol/L | |
疗 前 | 433.28±82.01 |
疗后1周 | 433.58±78.75* |
疗后2周 | 432.38±79.11* |
3 讨论
艾洛松霜(0.10%糠酸莫米松霜)是一种新合成的17-杂环皮质类固醇,其甾体基本核的9位卤化,17位侧链被Z1 糠酸替代,21位被氯原子替换,因其独特的结构提高了疗效,属较高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已知高浓度的局部皮质类固醇药物一般也伴随较大的局部或系统副作用,其副作用发生率的严重程度随药效的增加而增大。这种特性是由于某些皮质类固醇分子被卤化(如6-9a-氟化)和/或侧链被酯化所致,药物被皮损部位吸收后便抑制垂体释放ACTH,从而使血浆皮质醇分泌减少。而艾洛松霜对HPA轴抑制不明显[2] 。
通过皮肤吸收的皮质类固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一直在健康成人的正常范围内。未产生任何因皮质醇激素吸收引起的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未发生因大量外源性皮质类固醇激素经皮吸收引起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现象。常规外用艾洛松霜不会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进而说明艾洛松霜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抑制。
(本文承朱一元教授指导、审阅,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 .第 2版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
2 Tomasinic C, Castiglioni G. Plasma Cortisol studies with 0. 05% halometasone cream and ointment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J lnt Med Res, 1983, 11: 38
收稿:1999-06-10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