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临床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683232
化脓性胆管炎术后胆道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5期
朱 平 陆照林 浙江省平湖市医学会 314200 浙江临床医学 1999 0 1 5
关键词: 期刊 zjlcyx 0 诊治分析 fur -->

自1990年8月至1996年10月,收治化脓性胆管炎病人146例,术后出现胆道出血12例;经“T”字管蒸馏水或双氧水冲洗配合抗菌素及止血药物的应用,治疗胆道术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46例化脓性胆管炎中,男60例,女86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126例在入院时已有明显的雷诺氏五联症,20例以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结石收入住院,因体温高达38.5~39℃或右上腹痛疼伴腹膜炎体征,146例均行急诊手术。12例胆道出血发生于术后3天、5天、6天、10天,其中一例术后16天再出血。
二、治疗与结果 12例术后胆道出血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几点体会及操作方法介绍如下:1.一旦发生胆道出血应立即应用抗生素。胆道出血究其原因,多为感染所致,抗生素的应用要足量。时间应适当延长。2.胆道出血患者,除静脉给止血剂外,可经T管注入止血药物,保留一般时间再开放“T”管。3.胆道出血患者应保持“T”管通畅,可用蒸馏水或双氧水冲洗,因为蒸馏水为低渗溶液,可破坏红细胞使其溶解血块;胆道感染多为厌氧菌或蛔虫所致,蛔虫也是厌氧寄生虫,且双氧水本身对溶解血块有一定疗效。故用双氧水冲洗效果显著,但应注意双氧水对胆道刺激很大,冲洗前先肌注安定10mg及度冷丁50 mg使其患者消除顾虑,减轻痛苦,防止休克的发生。4.胆道感染症状明显者也可经“T”管应用有效的抗菌素。5.应注意全身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液体的补充。
三、典型病例 时某,男,43岁,因右上腹隐痛3天加重入院,患者二十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术,入院体检:T39.3℃,P82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皮肤巩膜黄染。心肺(-),右下腹压痛(+),WBC 11.740×109 /L,GR91.2%、B超:胆囊炎、肿石症、胆总管结石。患者入院后行急诊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术,术中见胆总管内脓性胆汁,并取出结石二枚,放置T管引流,术中顺利。术后抗炎补液治疗,术后3天出现胆道出血,量不多,五天后出血停止,于16天再次出现胆道出血,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出血停止,后嘱患者带管出院,半月后来院拨管,出院后未再发生出血等症状。

讨 论
术后胆道出血并不少见,至于行非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1)初次出血量不大或虽多次出血,但出血量逐渐减少,出血间隔时间趋于延长,而且每次出血经处理后容易停止。(2)无寒战、高热、黄疸或中毒性休克胆道感染表现。(3)病人全身情况差,不能忍受手术治疗。(4)经过手术探查和胆道造影,肝动脉造影出血灶仍不明确者。
肝脏创伤、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炎症及胆道蛔虫症等都引起胆道出血,国内有资料表现以感染、蛔虫、结石引起为多。此例患者术前诊断化脓性胆道管炎,术中见脓性胆汁及结石两枚,患者于术后也未曾有过上腹部钻顶样疼痛,经驱虫无排出,粪常规未找到虫卵。有作者认为结石与蛔虫的主要作用为促发感染,而并非创伤引起出血。至于感染引起出血,其机理大多认为一般有化脓性胆管炎,小胆管炎,形成小胆管周围炎症,以致在汇管区形成小脓肿,以后脓肿侵犯患处小血管引起破溃出血,因有小脓肿形成,患者常有感染中毒症状。胆道出血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这是由于破溃处被血凝块堵住,出血停止,但血块可因感染因素而软化脱落,致再次出血。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