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663996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2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
潘征 潘征(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一科,广西百色533000)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 0 22 4
关键词:Seldinger技术;心包积液;引流 期刊 yjmzyxyxb 0 论著与临床报道 fur -->

摘要: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1例中~重度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均取得满意效果,认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 R542.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817(2000)04-0547-01

1994年1月~1999年7月,我们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1例中~重度心包积液患者进行了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1例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中~大量心包积液,男18例,女3例,年龄21~56岁,其中结核性心包炎17例,心包转移瘤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例。穿刺引流的目的:确定积液的性质,解除压塞症状。
1.2 器械 ①经皮穿刺针:18号短斜面薄型针;②10ml注射器;③0.032英寸J型导引钢丝,长60cm;④6F扩张管;⑤深静脉留置导管,长20cm;⑥刀片等。
1.3 穿刺部位及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定位,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剑突下径路,局部消毒铺巾后用2%利多卡因10ml局麻,然后用18号经皮穿刺针连接10ml注射器负压下进行,每次进针约3~5mm并注入利多卡因0.3~0.5ml使针尖保持通畅,再小心回抽,见液体流出后停止进针,通过穿刺针将J形导引钢丝送入到心包腔约15cm,退出穿刺针,用手术刀尖刺破皮肤约2mm,先用6F扩张管沿导引钢丝扩张皮下通道,退出扩张管,再经导引钢丝送深静脉留置导管至心包腔。根据病情决定抽液量及是否留置导管。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安全穿刺并成功置管引流,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抽液或心包内注入药物,每次放液不超过500ml,以避免发生急性肺水肿。导管留置时间为1~7天,本组21例病人均一次引流成功,复查超声心动图示积液基本引流彻底,病人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未发生局部及心包内感染。

3 讨论

常规心包穿刺术由于进针及抽液时不易掌握深度,尤其在抽液过程中,心脏的心缩舒张以及病人呼吸、咳嗽、体位变动等因素均可能使穿刺针损伤心肌或冠状动脉,造成并发症发生。黄建群等[1] 报告常规心包穿刺术发生严重并发症高达11.4%,其中主要为心脏或冠状动脉损伤、严重心律失常、气胸及死亡。1953年斯德哥尔摩放射学家Seldinger博士首先描述使用导管引钢丝的经皮动脉插管操作技术以来,Seldinger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性诊疗之中。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简单经济,它将平头且光滑柔软的导管置于心包腔内,既减少了穿刺针尖划破心肌或冠状动脉的机会,又可留置导管,随时引流,避免反复心包穿刺抽液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生工作量,因此克服了常规单纯心包穿刺抽液的缺陷,值得推广。本组21例中~重度心包积液患者我们选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引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合国内资料和我们的经验,认为在操作中注意下列几个问题能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①正在接受抗凝治疗及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低于50×109 /L者,若心包填塞表现不严重,应慎用穿刺;②穿刺前用超声心动图探明心室舒张期欲穿刺部位心包积液的最小厚度,在行心包穿刺时使患者保持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相同的体位可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2] ;③取剑突下为穿刺径路能避开较大的心外冠状脉和乳内动脉,可提高安全性,刘坤申等认为,这是Seldinger技术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最为简单、安全、实用及可靠的部位[3] ;④尽可能缩短穿刺针在心脏附近停留时间,赶在积液大量流出、心包显著缩小前送入导引钢丝、拔出穿刺针可大大降低手术的危险性;⑤为避免感染,每次抽液前应将导管接头和塞子、局部皮肤用碘酊、酒精严格消毒,按无菌操作抽液或注药;留置的导管一般3~4天应拔除,若需长时间留置,1周后须更换新导管。

参考文献:
[1] 黄建群,朱万琴.373例次心包穿刺的经验与体会[J].中华内科杂志,1988;27(3):177.
[2] 孙烈,李伊林,王楠.心包穿刺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几点体会[J].中国循环杂志,1997;12(3):164.
[3] 刘坤申,费兴久.心包穿刺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经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2):68.

收稿日期:2000-01-26 ,修订日期:2000-02-24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