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半夏;张仲景;《金匮要略》
中图法分类号 R222.3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半夏组方30方,而以半夏命方名者多达14方,且皆用生半夏。《伤寒论》用半夏者43方,亦概取生半夏。传统认为半夏生用辛烈性毒,强调炮制后使用。但仲景方不仅生用而且内服,关键在于药法之妙用。其药法包括生半夏的剂量、配伍、煎煮和服法。本文就此浅析如下。
1 生用半夏 煎服考究
1.1 水洗半夏
《金匮》方中射干麻黄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赤丸方、半夏泻心汤等方中半夏注明“洗”,大半夏汤还特别标明“洗完用”字样以强调入药方法。水洗即后世所谓水制法,属中药炮制方法之一。
1.2 先煎半夏
如《呕吐篇》中生姜半夏汤方后云“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按现行《中药学》凡先煎之品多属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而用之。仲景提出半夏先煎,通过延长煮药时间,持续加热,其目的:一是减轻毒性;二是减少对胃的刺激。如麻黄汤中之麻黄,先煎以去沫,皆为先煎之法。
1.3 煎药时间
纵观《金匮》方都未明确指出煎药时间,但均以水若干煎取若干规定煎药时间长短,是祖国医学早期的计时煎药方法。如《呕吐篇》中大半夏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半。又如该篇之小柴胡汤方后云“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两方同样用于止呕,同样以水一斗二升,前方煎取二升半药汁,后方煎取六升药汁,从煎取的药汁来看所需时间是有长有短的。前方用半夏而无生姜,后方用半夏佐有生姜,可谓以姜定时;大半夏汤中半夏用二升(30方中唯一用二升者),小柴胡汤则用半升,二方半夏剂量不同,是谓重量定时。因此半夏组方时剂量大小、有无佐姜是决定煎药时间的重要因素。
1.4 去滓再煎
1.4.1 全方先煎,去滓后再煎 如《呕吐篇》半夏泻心汤方后云“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再煎的目的主要是浓缩药液以提高浓度,减少服药次数,增强药力。
1.4.2 半夏先煎,去滓后与它药再煎 如《痰饮篇》中的甘遂半夏汤,先将半夏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再和甘遂、芍药、甘草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先煎半夏,后入甘遂,因病人虽留饮不去,但其人欲自利,利反快,留饮未去,后入以峻攻其留饮;半夏药汁再煎,则可缓其燥性毒性,涤除心下痰饮,以防峻攻过猛。
1.4.3 半夏散剂仍需再煎 散剂一般均用开水送服即可。但仲景以半夏组方的散剂仍要求煎服。举《呕吐篇》半夏干姜散为例,取本散方寸匕,用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仲师止呕常以半夏伍生姜,如小半夏汤被誉为止呕圣方,今破其常规对胃中虚冷、气逆不降而致的干呕吐逆、吐涎沫之证则用干姜温中散寒。通过本方还揭示《金匮》方中半夏组方多以汤剂,即是散剂仍需煎后服用,其理何在?《伤寒论》第313条半夏散方后云“半夏有毒,不当散服”便是最好的解释。
1.5 米汤煎服
如《腹满篇》之附子粳米汤方后云“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主治脾胃虚寒、水湿内停的腹满痛证。中气虚当用四君,今腹满用之恐壅塞气机,故用粳米合甘枣煎汤调理脾胃,建立中气。附子、半夏皆为有毒之品,去其毒均可用生姜炮制,但该方仅提示附子炮后用,缘何不提半夏?一是仲师喜用生半夏,二是本方虽无生姜但与米汤相煎,同《内经》半夏秫米汤一样无毒反应。这在《肺痿咳嗽篇》中厚朴麻黄汤也有体现,该方无生姜,亦是先煎小麦熟,去滓,内诸药同煎后服用,是谓仲师药法特点。
1.6 半夏剂量
剂量单位有以“枚”者,如射干麻黄汤标明“大者八枚”;有用“两”者,如奔豚汤中用四两等;也有标“分”者,如鳖甲煎丸用一分等。但以升为单位多达22方。用量大者如大半夏汤二升;小者如鳖甲煎丸一分。用半升者17方占57%,汤剂用半升是常规剂量。
1.7 服药方法
1.7.1 日夜服 日服夜服乃为常规服法。《金匮》方中以半夏组方者一般1天1剂,1日3服。但也有日服3次夜服1次者。如奔豚汤、麦门冬汤、生姜半夏汤等方后云“日三夜一服”。特别是赤丸方不仅有“日再夜一服”(即日服2次夜服1次)的明训,而且更强调服药方法,该方炼蜜为丸,服药之前先饮食,然后以酒饮下该丸,并提示气厥者以知为度。
1.7.2 据体质服 根据患者体质而强调服药方法。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中之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后云“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1.7.3 顿服 针对急证采用的服法。如甘遂半夏汤治欲自利而利反快,采用顿服因势利导以峻下。
2 制半夏毒 生姜为主
从《金匮》用半夏30方来看,方中用姜达23方(其中干姜8方),占76.7%。因此仲师用生半夏离不开佐姜,如用半夏止呕以生姜制毒喜用生姜汁。《呕吐篇》生姜半夏汤方后云,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妊娠篇》干姜人参半夏丸,以生姜汁糊为丸等。用姜汁一是去半夏之毒,二是佐半夏止呕。
3 反药同用 蜜糖相助
3.1 炼蜜为丸
如《腹满篇》因脾肾阳虚水饮上逆致腹满厥逆,用赤丸将茯苓、乌头、半夏、细辛为末,炼蜜为丸,先食酒饮下。以蜜制夏,如同《腹满篇》中乌头煎方一样,用蜜其目的是制约乌头毒性,延长药效。
3.2 蜜煎药汁
如《痰饮篇》之留饮“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用甘遂半夏汤。该方以甘遂、半夏同煎,芍药、甘草同煮。为何不一同煮?因甘草反甘遂也。此方妙在以蜜和二组药汁再煎,一是避免相反之性,二是抑制药毒之性,共达相反相成。故《心典》注“芍药、白蜜不特安中,抑缓药毒耳”便是白蜜解半夏毒的最好说明。
仲景半夏药法方后有明文规定。徐大椿云“煎药方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本文仅以半夏为例分析,提倡讲究药法运用,不可忽视。
作者简介:徐兴国,男,44岁,主治医师
(1998-12-08收稿,1999-02-19修回)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伤寒、金匮类 >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