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667971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郭继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100044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 0 4 3


    关键词: 期刊 zhxlscxzz 0 225-228 继续教育园地 fur -->


    

双心室同步起搏在扩张型心肌病伴有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已取得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1-4] 。晚近提出的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是一种间接的双心室同步起搏技术[5] ,在防止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引起的不良作用及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一、生理性心脏起搏的进展

    生理性起搏是指人工心脏起搏器在矫正患者心率的同时,通过起搏器不同的类型、各种起搏方式、电极导线的位置、各种间期的算式等方法的应用,而获得心腔之间最佳的同步性、电生理稳定性和心排出量,使起搏节律及血流动力学效果最大程度地近似心脏的正常生理状态。生理性起搏的主要特点包括房室同步、起搏的变时性、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及同步性等。生理性起搏是临床医师和起搏器设计工程师十分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1.保持正常房室顺序的电和机械活动

    保持正常房室顺序的电和机械活动有多方面的血流动力学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房有效的“辅助泵”作用,该作用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心房的收缩将房内残存的血流前向挤压进入心室,形成被动性心室充盈,提高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压,进而提高心排出量。心房辅助泵作用对心排出量的影响可达15%~45%,主 要 取 决 于 心 室 充 盈 对 心 房 的 依 赖 性。

    考虑正常的房室顺序这一生理性问题时,下面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85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