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1998年第2期
编号:10668620
血管内超声成像及三维重建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年第2期
     赵云 朱文玲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 26 2


    关键词: 期刊 zhxxgbzz 0 综述 fur -->


    

长期以来血管造影被公认为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实际上该方法仅能提供“内腔影像”方面的信息,单纯就其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言存在下列多种局限性:不能检出早期粥样硬化病变;不能提供透壁信息;常常低估血管狭窄程度;难以区别对称性与偏心性斑块;难以判断斑块的成分及其性质;难以检出斑块溃疡和夹层;难以断定血栓;难以评价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尸检结果显示,造影表现为正常的病变邻近节段实际上存在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1] ,手术中心外膜超声心动图也证实了类似的结果[ 2] 。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早期阶段冠状动脉的主要反应是血管的代偿性扩张,只有病变累及内弹力膜的 40%时才会失代偿而产生狭窄,因此,血管造影正常也不能排除病变的存在。病检表明 70%~ 80%的病变是偏心性的,这也加大了血管造影评价血管狭窄严重程度的难度。上述这些不足使得血管造影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受到来自其它影像诊断手段的挑战。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及其三维重建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3DR)能够清楚显示血管壁三层结构、确定病变的构成和性质、诊断断裂和夹层、对血管及病变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28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