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668581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噻氯匹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年第3期
     罗晓颖 何汝敏 龚兰生 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 26 3


    关键词: 期刊 zhxxgbzz 0 *综述* fur -->


    

噻氯匹啶(ticlopidine)是70年代合成的新一代广谱抗血小板药物,国外自80年代起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及微血管疾病。随着对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作用的不断深入研究,它在栓塞性疾病中的治疗地位日趋上升。本文就其在药理学、临床应用及副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一、药理作用

    噻氯匹啶(T)是噻吩吡啶的衍生物,其抗血小板聚集机制与阿司匹林(ASA)不同,不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途径,而是抑制由ADP和其它血小板激活剂(如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凝血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通过改变血小板膜及干扰膜—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而阻断血小板膜上糖蛋白Ⅱb/Ⅲa受体[1,2] ,是一种作用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故在理论上优于ASA。口服后24~48小时产生最大效应,停药一周其作用才完全消失,与血小板寿命相一致,表明它对血小板功能有持续抑制效应。推荐给药方案是每天两次,每次250mg可达最大效应,且具最佳胃肠道耐受性。

    二、临床应用

    近年来,对噻氯匹啶的适应证、疗效、与其它药物的联合使用、副作用等进行了大系病例的临床随访研究。

    1.短暂脑缺血和脑卒中:两项对噻氯匹啶预防脑缺血和脑卒中疗效和使用安全性的临床随访研究已经完成。TASS[3] 是一项由56个中心参与的噻氯匹啶和ASA预防脑卒中的双盲对照研究。3069例一过性脑缺血或轻度持续性脑缺血病人随机服噻氯匹啶500mg/d与ASA1 300mg/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