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668576
心电图QRS计分及ST段计分法对溶栓疗法时间窗口的评价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年第3期
李为民 范长青 王桂照 熊灵 张志晶 周胜利 卢宁 哈尔滨医科大会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范长青、王桂照、周胜利);鞍钢铁东医院(熊灵、张志晶);哈尔滨第十医院(卢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 26 3
关键词: 期刊 zhxxgbzz 0 论著摘要 fur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业已证明溶栓的最佳时机与胸痛发作的时间密切相关,但溶栓的确切时间窗口尚未限定。我们通过ST段法(aldrichscore)和QRS计分法(Selvester score32分,54标准)测量AMI病人溶栓前后的梗塞面积,以期探讨溶栓的最佳时机。
一、对象和方法
筛选97例在监护病房的AMI病人(前壁52例,下壁45例)出现持续性胸痛后不同时间进行溶栓治疗。同时选择30例未溶栓的AMI病人(前壁18例,下壁12例)做对照。分别以2小时内、2~3小时、3~4小时、4~5小时、5~6小时溶栓和未溶栓组共分6组。入院时,以ST段法计算AMI病人入院时的缺血风险面积,用QRS计分法测定梗塞后一周的梗塞面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溶栓病人与未溶栓病人的基本特点及缩小的梗塞面积。
二、结果与讨论
溶栓组与未溶栓组两组的病人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未溶栓病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进行统计学处理的6个组按入院当时的缺血风险面积和梗塞后一周的梗塞面积的缩小为单因素,以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溶栓组与未溶栓组进行比较,见附表。
从附表可见,随溶栓时间的滞后,一周后梗塞面积的缩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未溶栓组病人一周后梗塞面积不但无缩小反而有轻度增加。出现胸痛症状4小时后,溶栓组与未溶栓组比较梗塞

附表 不同时间溶栓组梗塞面积
变化与非溶栓组的比较(x ±s)

组别
(小时)
例数 梗塞面积
变化
与非溶栓组
比较F值
<2 30

8.21±5.32*

37.26

2~3 18 4.55±3.49* 11.13
3~4 16 3.42±2.97 6.04
4~5 15 1.63±5.44 0.94
5~6 18 1.09±5.26 0.47
未溶栓组 30 -1.26±5.1
注:与非溶栓组比较,*P<0.01,P<0.05


面积的缩小差别无显著性。结果表明:4小时内溶栓可缩小梗塞面积,而且溶栓的时间越早,梗塞面积缩小越显著,特别是在2小时内溶栓更佳。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尽量缩小溶栓的时间窗口,最好在出现持续性胸痛发作4小时内溶栓治疗。尽管有资料表明延迟溶栓可能使阻塞的冠状动脉部分再通,使部分顿抑和冬眠心肌恢复活力,加之其限制左室重塑可能改善部分病人的心功能。但延迟溶栓的出血并发症,再灌注心肌死亡及恶性心律失常都削弱其积极意义。特别是所谓“早期危险”现象,即溶栓24小时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而这种“早期危险”在出现胸痛症状时间长的溶栓病人身上表现更明显。因此,延迟溶栓的病人可能无净得益。

(收稿:1997-06-11 修回:1997-12-03)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