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1998年第4期
编号:10668558
QT离散度及其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年第4期
     方全 吴宁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 26 4


    关键词: 期刊 zhxxgbzz 0 *讲座* fur -->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塞(心梗)的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一般认为,急性期死亡的病例中约60%为心源性猝死。幸存者中约10%死于出院后第一年,此后每年约5%死于该病,大部分为猝死。如何识别可能猝死的高危人群一直是困扰临床心脏病学的一大难题。

    QT离散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其定义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最长QT与最短QT之差(QT最大 -QT最小 )。临床研究显示,长QT综合征患者、心梗后有室速的患者以及药物致心律失常的患者,其QT离散度增加。部分抗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的患者,其QT离散度减小。

    一、QT离散度的本质

    早在本世纪初,人们就认识到心电图上的T波是心室复极的一个重要时间标记,分析室性早搏与T波的关系发现,心室的不应期在T波的终末部分。然而,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才通过分析跨膜心肌动作电位和心电图波形的相互关系证实T波与复极间的内在联系。QT间期的价值在1957年Jervell和Lange-Nielsen报道了长QT间期患者发生猝死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然而,QT间期延长并非都预示严重心律失常。有人通过测定心室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发现,QT间期延长可以伴也可不伴心室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增加,前者的心律失常危险性增加,后者的不然。例如在那些慢频率依赖的长QT综合征,当心率减慢时心室复极的离散度增加常可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采用加快心室率的方法虽不一定缩短QT间期但可以减小心室复极离散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7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