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669431
积极慎重地开展神经外科定向放射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8年第3期
张 纪 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8 0 14 3
关键词: 期刊 zhsjwkzz 0 述 评 fur -->

近十年来,随着微电子及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在神经外科领域中采用脑立体定向原理,对颅内靶点精确地进行局限性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已成为可能。从此衍生出许多新的治疗技术,如采用60 钴或直线或回旋加速器为放射源的γ刀和X刀、以重粒子加速器为放射源的粒子刀、以放射性同位素为放射源的肿瘤间质或瘤腔内近距离放射、经定向手术于病变部位预先放置导管再经之采用微型放射源进行分次照射的后装治疗、肿瘤手术中瘤床的术中放疗等。这些技术的建立,使神经外科的定向放疗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目前美国已建立了150多家治疗中心,我国国内也已达30~40家。这些技术的相互结合,增加了治疗安全性与精确性,扩大了疾病的治疗范围,在神经外科领域内已形成一个极具活力的分支。采用这些技术能以微小的创伤治疗某些过去需要手术的神经外科疾病,使之既能安全地解除病人痛苦,又能极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目前认为,此种治疗技术最适用于脑血管畸形、某些颅内肿瘤及功能性疾病。如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附近的小型脑血管畸形(Spetzler-MartinⅠ~Ⅱ级)采用γ刀或X刀治疗,可使59%~85%的畸形血管团(Nidus)经过1~3年的“潜伏期”逐渐闭塞而治愈;一些小体积(直径<3cm)的良性肿瘤,如听神经瘤、脑膜瘤、松果体瘤、垂体瘤、单发的局限性恶性肿瘤以及多发的(<2~3个)脑转移瘤等均可采用γ刀或X刀治疗;某些颅内肿瘤还可采用同位素间质或瘤腔内放疗。根据当前国内外一些文献报道,其效果并不逊于显微外科手术。此外,用γ刀或X刀对脑内固定靶点进行放射性损毁以治疗某些功能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顽固性疼痛等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正在研究中。
但是,也应看到这些治疗技术还缺乏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处于成长及探索阶段,其治疗的有效性还有待临床医生的继续观察与论证,有些争议尚待神经外科医生的一致认可。此外,由于采用放射线对脑内靶点单次或分次大剂量集中照射,病灶区汇聚的放射剂量很大,要使周围组织在同一时间内不受损伤,必须满足多方面的技术要求。如使用不当,同样可以产生不良后果。Leksell(1987)报道用γ刀治疗的550例病人中,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生率为3%,其原因可能与照射剂量过大或定位欠精确有关。病灶体积或照射剂量过大还可产生靶点周围的脑组织水肿,这是一种常见的迟发性放射反应,其发生率可能较前者更高。近来文献统计脑血管畸形经γ刀或X刀治疗后,3年内可有3%~5%的出血率,其机理意见不一。其治疗风险究竟是增加、减少、或维持不变,尚有争论。最近报道,有些肿瘤经放射外科治疗后可发生病灶内出血,一般认为与放疗引起小血管闭塞导致缺血性梗塞出血有关,也有人认为是放射剂量与病灶体积过大所致。此外,由于治疗病变的位置与性质不同,也可产生一些不同的并发症。因此,不能认为这些治疗技术是完全无创的。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治疗工作中需有神经外科、放射治疗、影像诊断与放射物理方面的专家参加,逐项核对,共同负责。
近年来,由于我国各地神经外科定向放射治疗中心相继成立,对其研究与发展工作应采取积极慎重的方针,方能使之适合我们的国情顺利发展。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我们应严格地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新病种的治疗适应证,必须严格谨慎,要经过充分的论证,以求驾驭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来为更多的病人服务。对于已经治疗过的病人,应注意临床资料的积累总结。由于放射治疗的效果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显示出来,故需建立每个病人的长期随访制度,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定期记录其临床症状的改变。对于新病种治疗效果的评估,要采取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观察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作出结论。对临床资料的分析,要尽量设置对照组,采用医学统计的方法科学地进行处理。此外,还应注意收集照射后手术或尸检的组织标本,进行各种病理学检查。有条件的单位还应通过动物实验进行放射生物学的研究,以求使神经外科定向放疗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并提高其整体水平。

(收稿:1998-03-04)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