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基底膜肾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70年代初期Rogers等发现良性家族性血尿的一家系,34例成员呈现持续性镜下血尿和肾功能正常,其中6例作了肾活检,肾脏病理证实为免疫荧光阴性,光镜检查正常或基本正常,唯一的病理改变是电子显微镜下均观察到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性变薄。这一研究首次揭示了良性家族性血尿的病理特征[1,2] 。近年来,一些包括大数量肾活检病例的研究指出,以超微结构GBM变薄为唯一主要病理特征的薄基底膜肾病并非少见,约占肾活检患者的4%~10%,为临床上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3,4] 。近年的一些报道指出仅部分薄基底膜肾病患者有血尿家族史,部分患者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和极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故而目前多主张用超微结构病理特征替代“良性家族性血尿”的命名,称之为薄基底膜肾病或类似的命名:如薄基底膜病,薄基底膜综合征等。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根据已有的报道,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6岁,但以青中年最为常见。男女比例约为1∶2~3。绝大部分患者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大多数患者为持续性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并不常见,少数患者偶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剧烈运动后可呈现肉眼血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