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肾脏病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670035
胚胎肾发生的分子基础
http://www.100md.com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9年第2期
     王沙燕 戴勇综述 518020 广东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心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9 0 15 2


    关键词: 期刊 zhszbzz 0 综述 fur -->


    

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研究者们开始以分子学机理来阐明器官发生学,将以往从形态发生学对肾脏的研究提高到了分子水平。大量的研究对一些基因在肾脏发生学及其在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哺乳动物的肾脏发生学及信息基因破坏的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描述。我们对基因及基因破坏在肾脏发生中的意义进行回顾,并讨论与肾脏发生有关的信息基因破坏研究的应用及局限性。

一、肾脏的形态发生学

为了探讨基因在肾脏发生学中的意义,必须先将肾脏的形态发生学结合起来考虑。哺乳类动物的肾脏代表了种系发生学中个体发生学,成功地经历了前肾、中肾与后肾三个部位的发生[1]

    哺乳类的肾脏来自于间介中胚层,它出现于人胚胎期18天,鼠胚胎期7.5天。中胚层的分化首先是形成了前肾导管,前肾导管的运行与中胚层被称为生肾索的纵向隆起相平行,生肾索也由中胚层产生,前肾由生肾索间质的上皮转化而成,它是短暂且非功能性的,人的前肾大约在胚胎期的第22天出现,而鼠则是在胚胎期第8天。

    当前肾小管退化时,中肾的发育便开始。中肾的发生与前肾非常相似。人类约在胚胎期第24天,鼠类约在胚胎期9.5天,中肾导管由前肾导管诱导。中肾在两栖类动物中是永久的肾脏,而在哺乳类动物中可能只是在后肾形成前发挥短暂的功能。中肾由肾小球及肾小管组成,中肾小管延伸至中肾导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06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