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我们观察了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为1996年8月~1998年3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59.3±6.9)岁,体重指数(BMI)(25.89±1.34)kg/m2 。其糖尿病的诊断符合WHO1985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5例单独使用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12例合并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和二甲双胍,另11例同时加用胰岛素,入选前所有患者血糖控制在<8mmol/L达4周以上。
高脂血症诊断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①总胆固醇(TC)≥6.48mmol/L;②甘油三酯(TG)≥1.92mmol/L;③高密度脂蛋白(HDL-C)≤0.83mmol/L。
2.方法:受试者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口服普伐他汀10~20mg,每晚一次。普伐他汀的商品名为普拉固,为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每片10mg。受试者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及其它治疗药物保持相对稳定,治疗共3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末及3月末分别记录体重、药物反应、计算体重指数(BMI),用葡萄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ISI=1/FBG×FINS〔1〕 ,用酶法测定TC、HDL-C、TG含量。根据Friedeiv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DL-C),LDL-C=TC-HDL-C-TG/2.2,同时计算TC/HDL-C比值〔2〕 。
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结果
由表1看出,服普伐他汀治疗3月后,TC、LDL-C、TG、TC/HD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普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的改变(mmol/L)
时间 | 例数 | TC | HDL-C | LDL-C | TG | TC/HDL-C |
治疗前 | 38 | 7.01±0.68 | 0.89±0.28 | 5.14±0.46 | 2.73±0.84 | 7.73±1.78 |
治疗后1月 | 38 | 5.47±0.43** | 0.94±0.25** | 3.86±0.32* | 1.84±0.56 | 5.32±0.91** |
治疗后3月 | 38 | 4.67±0.73** | 1.02±0.30** | 3.43±0.34** | 1.52±0.47 | 4.47±0.76** |
由表2看出,38例经普伐他汀治疗3月后,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SI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差异显著(P<0.05)。
表2 2型糖尿病患者普伐他汀治疗后BMI、血糖、ISI的变化
时间 | 例数 | BMI(kg/m2 ) | FBG(mmol/L) | FINS(mU/L) | ISI×102 |
治疗前 | 38 | 25.89±1.34 | 7.84±2.31 | 12.12±3.41 | 1.13±0.11 |
治疗后1月 | 38 | 24.78±1.78 | 7.47±2.89 | 11.54±2.89 | 1.32±0.14 |
治疗后3月 | 38 | 23.48±1.43* | 6.98±2.74 | 10.87±2.34 | 1.54±0.13* |
三、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同时伴有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导致脂代谢紊乱。普拉固为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它主要通过可逆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细胞内TC降低,并抑制LDL-C的生成。近年来提出的X综合征,就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而且糖代谢异常同高脂血症有着密切联系〔3〕 。研究发现降低周围组织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可以使周围组织中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增加,已发现必降脂除了能改善脂代谢的紊乱外还有助于纠正糖代谢异常〔4〕 。本组研究发现普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体重指数,促使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浓度下降,明显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虽然本组部分患者口服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也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但本组普伐他汀治疗后,出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增加,二甲双胍治疗剂量保持不变。普伐他汀具有降脂迅速,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口服方便,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的作用,是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光伟,潘孝仁, Liuioja S, 等.检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新指数,中华内科杂志, 1993,32:656-660.
2 戴又坚,吴松华,项坤三. Ⅱ型糖尿病患者中TC/HDL与其脂质代谢指标比较的初步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8,6:5-8.
3 Bernardo LW, Domingos AM, Manoel SR, et al. Syndrome X, a syndrome of insulinresistance.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evidence. Diabetes/Metabolism Reviews,1994,10:19-23.
4 杨裕国,林东平,盛宏光,等. 降脂药物-必降脂对糖代谢的影响.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8,14:103-105.
(收稿:1998-07-28)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