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648398
膀胱癌患者膀胱内灌注放射性碘标记的脱氧尿嘧啶后肿瘤的定位与全身吸收
http://www.100md.com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11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0 20 11
关键词: 期刊 zhmnwkzz 0 国外泌尿学近况介绍 fur -->

作者对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膀胱内灌注放射性碘标记的脱氧尿嘧啶(125 IUdR)后肿瘤的吸收与全身分布情况进行了评估。IUdR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DNA合成过程中可掺入DNA分子中。因125 IUdR的放射距离极短,它仅对已掺入其DNA的细胞有杀伤作用,而不损伤邻近的细胞。11例患者平均年龄71岁,共接受了24次膀胱内灌注显像检查,其中11次为治疗前,5次是在经尿道电切后24小时之内,8次在电切后1~4周内。灌注通过Foley尿管进行,在冲洗膀胱5~7次后行γ照相显像。对肿瘤局部显像进行评估,检测膀胱肿瘤活检或手术后标本的放射性,并取血以分析吸收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显像均为阳性,肿瘤的摄入量平均为灌注剂量的(0.185±0.120)%,6例行组织学检查的患者均显示肿瘤内IUdR摄入明显增加,与正常膀胱组织的摄入量之比为3.2~74000(平均202)。全身吸收的IUdR量极少,血样分析显示11例患者每毫升的平均吸收量为灌注量的3.2×10-5 %(0.69×10-5 %~6.7×10-5 %)。经尿道电切后24小时之内灌注的5例患者,全身吸收量有所升高,但对人体无危险,每毫升血平均吸收量为灌注量的7.3×10-4 %(1.3×10-5 %~2.6×10-3 %)。术后1~4周灌注的8例患者,全身吸收量未见升高,每毫升血平均吸收量为灌注量的(3.4±1.8)×10-5 %。其他器官检查未发现放射性分布,包括甲状腺,亦未发现全身性的毒性反应。作者认为,膀胱内灌注放射性碘标记的IUdR可对膀胱肿瘤进行选择性定位,而正常膀胱组织及全身的吸收量都非常少,应用其治疗膀胱癌是很有前途的,但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周利群摘译 顾方六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