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电镜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1DNA电镜样品制备方法,2长度测量,3DNA∶DNA异源双链绘图,4标记方法,5活性基因观察,6RNA∶DNA杂交及R-环绘图,7蛋白质-DNA相互作用,8结束语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在核酸研究中已发挥很大作用并日益受到重视。1859年人们首先发现核酸为活体组织细胞核的主要组成成分,90年后又在电镜下观察到单个核酸分子,而Avery等于1944年发现核酸是遗传的分子基础后,更激起人们了解核酸物理结构的兴趣。1959年Aleinschmedt及Zahn建立了一种新的电镜技术,即细胞色素C展层技术(又称碱性蛋白膜技术及Kleinschmice-Zahn技术),并成功地在电镜下观察到双链DNA(dsDNA)分子,开始了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DNA结构和功能的新时代[1] 。以后经过方法学上的不断改进,又发展了许多新的技术,广泛应用于DNA结构与功能以及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我们参阅了近三十多年的有关文献并结合本实验室从事核酸电镜技术研究的体会,就DNA电镜的常用技术及其基本应用加以介绍。
1 DNA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1.1 细胞色素C展层技术(碱性蛋白膜技术)[2,3] 溶液中的DNA分子呈三维无规则超卷曲状态,电镜观察前必须将DNA分子变为二维伸展状态非聚集分子。细胞色素C展层技术的原理就是将DNA溶液与碱性蛋白(细胞色素C)混合,带负电的DNA分子非特异性吸附大量细胞色素C,而后者具有在水或低盐溶液表面变性形成单层膜的特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2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