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649118
松果体移植与衰老
http://www.100md.com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华涛 杨天明 (210009 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0 0 19 3


    关键词: 期刊 zhlnyxzz 0 233-234 综述 fur -->


    

一、松果体的解剖结构和褪黑激素的生理特点

    近年来随着实验方法的进展以及对松果体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倾向于将松果体看成是具有重要功能的神经内分泌器官。松果体位于丘脑上后方,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的后部,呈椭圆形,颜色淡红。儿童时期松果体功能活跃,一般5岁后逐渐萎缩,成年后不断出现钙盐的沉积。其神经支配通路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交叉下核、下丘脑、前脑内侧束、胸髓中间外侧细胞柱、颈上神经节〔1〕 。松果体和它所分泌的主要激素——褪黑激素(melatonin,MEL)对机体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睡眠、镇痛、应激反应、生物节律以及精神障碍等密切相关,可以发挥抗肿瘤、抗氧化等极为重要的作用。光信号通过该通道进入松果体从而影响MEL的节律性合成和分泌。在哺乳动物中,血中MEL浓度呈昼夜节律性变化,表现为夜晚达到峰值而白昼降低到谷底,这种变化节律是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所决定并且被光照所影响。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夜相中MEL合成的限速酶N-乙酰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NAT)活性增高,使得较多的5-羟色胺转化成MEL。由于松果体在机体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功能逐渐退化,血液中MEL的浓度也逐渐下降〔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