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中间型综合征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呼吸肌麻痹(RMP)是这一症候群中病死率极高的危象,发生率逐渐增多,现多无特效药治疗。因此,寻求一个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AOPP患者60例,其中发生RMP者10例,占16.7%,经救治后全部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AOPP患者10例,男2例,女8例。除1例14岁外,余为20~40岁。其中口服中毒者9例,皮肤接触中毒者1例;甲胺磷中毒者8例,乐果中毒者2例。全部患者来诊时均经过急诊科彻底洗胃、阿托品化及应用解磷定(2.0~2.5g;一般先将0.5 g解磷定稀释至40 ml液体中静脉推注,再将2.0 g解磷定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点滴)后才收住入院。按《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原则》[1] 分级,10例患者均为急性重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试纸法)均<30%。
2. RMP诊断依据:本组患者发生RMP时的临床表现与文献报道相似[2] 。具体表现为:(1)重度中毒患者入院后数小时至1~4天期间,在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突然出现口唇、肢端甲床进行性紫绀,神志不清,呼吸衰竭并迅速出现呼吸停止等表现;(2)以上症状往往多出现在明显阿托品化后,即有躁动、谵语、皮肤干躁、双瞳孔扩大和脉搏120次/分以上,但未见病人出现曲颈障碍。(3)经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神志转清,但无自主呼吸。
3.治疗方案[2,3] :发生RMP后,迅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携氧正压通气。首次氯磷定1g肌注,每小时1次,连续给3次,然后2小时1次,连续给3次,此后每4小时1次,直至24小时后仍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不稳定者,可重复应用。适量应用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肝泰乐0.5g,静滴,每日2次。内科辅助支持治疗。
二、结果
10例AOPP患者行气管插管者4例,行气管切开者6例;RMP出现时间为17.5小时(0.5~77.0小时),自主呼吸出现时间为16.3小时(1~36小时),脱机时间48.0小时(15~107小时),自主呼吸出现时间和脱机时间以在不定时试脱机观察病情而定;发生RMP后至出院前共用阿托品总量230.3mg(82~784 mg),氯磷定总量25.2 g(19~40 g);10例AOPP患者住院12天(8~18天)。
讨论 本结果显示,AOPP致RMP一旦发生,多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呼吸停止,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呼吸支持,将迅速出现心跳骤停。故依病情在继续解毒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机械通气后,应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痰栓窒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因无力排痰、阿托品的应用、机械通气后气道湿化不够或补液不足、丢失过多等因素,都可使痰液黏稠极易形成痰栓或浓痰堵塞管口而造成窒息,这种情况尤在应用功能不完善的简易呼吸机较易出现。
AOPP致RMP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一种神经毒性表现。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与有机磷化合物中毒引起神经肌肉接头终板区持续去极化所致[3,4] ,即与N2 受体失敏有关。应用突击剂量氯磷定治疗,主要依据是其直接生理对抗作用,即直接对抗胆碱酯酶抑制剂所致神经肌肉接头阻断[3,5] 。有文献报道,氯磷定每天用量可达10g,而本组资料中,1例患者24小时氯磷定总量达12 g,发生RMP至出院前,氯磷定总量平均为25.2g,而未出现副作用。可见,应用氯磷定是较为安全的。至于氯磷定是否为治疗呼吸肌无力的特效药,我们因无对照观察,故还不能断定,有待今后的进一步验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氯磷定有助患者尽早恢复自主呼吸。如本组中,有3例患者在用完此突击剂量24小时后,自主呼吸仍未出现,经重复第二次应用,很快就出现自主呼吸。本组资料还表明,一旦发生AOPP致RMP后,合理应用阿托品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对AOPP致RMP的治疗,只要尽早机械通气,突击剂量使用氯磷定,合理使用阿托品等治疗,相信该类患者均能救治成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见:丁钨,倪为民,主编.职业病*中毒*物理损伤诊断手册.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441-443.
[2] 赵德禄,王汉斌,王玉琛,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9例治疗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8,37:126-127.
[3] 王汉斌,赵德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形成与救治.中华内科杂志,1995,34:365-366.
[4] Senanayake N, Karalliedde L. Neurotoxic effects of organophosphorusinsecticides. An intermediate syndrome. N Engl J Med, 1987,316:761-763.
[5] Besser R, Weilemann LS, Gutmann L. Efficacy of obidoxime in humanorganophosphorus poisoning:determination by neuromuscular transmission studies. MuscleNerve, 1995, 18:15-22.
收稿:1998-12-08 修回:1999-02-01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