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在肿瘤研究中的意义
关键词: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含有的TTAGGG简单重复结构,它能防止染色体发生降解、端-端融合、重组和染色体丢失,因而起到稳定染色体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染色体复制的自身缺陷(末端复制问题),细胞每分裂1次,端粒将丢失50~150个碱基对。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DNA将逐渐缩短,最终使细胞进入危机期,并导致细胞死亡。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体组成的复合体,属一种专一的依赖RNA的逆转录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从头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弥补细胞分裂时端粒DNA的丢失,维持端粒的长度,保持染色体的动态平衡。自1994年Kim建立了高敏感度的、以PCR为基础的检测端粒酶的方法以来,端粒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发现,端粒酶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和不死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已成为目前肿瘤和衰老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端粒和端粒酶假说
在端粒-端粒酶假说中,认为人体细胞的死亡过程由两种程序控制,即第一致死期M1 期和第二致死期M2 期。M1 期发生于端粒缩短后,并由p53、p16、pRb等正常抑癌基因所产生的蛋白控制。即使细胞阻止在G0 或G1 期,某些癌基因蛋白能降解或破坏p53、p16和pRb蛋白的正常功能,使细胞生长克服M1 期,并延长生存时间,到达M2 期。在M2 期,除细胞端粒继续缩短和大多数细胞死亡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0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