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诊断指标及其评价肝纤维化的诊断
关键词:
至今肝活检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最可靠的方法。但由于肝穿刺的盲目性,取材不够等原因带来一定误差,据Oberti等(Gastroenterology,1997,113: 1606)估计有24%的假阴性。由于肝穿刺的创伤性,多数患者不愿接受,动态观察更为困难。因此,在临床上将肝穿刺活检作为常规诊断方法是不现实的。但作为科研对象者,尽量要求肝穿刺活检,在诊断上做到纤维组织量化。评价一种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可靠性,主要根据其血清水平与肝纤维组织量的变化是否呈正相关;鉴定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是否有效,也要根据用药前后肝纤维组织量的变化。目前大多采用半定量的记分法,来确定肝纤维化的程度或分期,但其判断结果往往受到病理医师的主观影响,同张病理切片经不同病理医师判断结果时有出入。因此要求两位以上单独观察,结果不一致者,再讨论统一。有条件者,尽量采用更为客观的组织学定量方法如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比色法、立体形态测量法等(中华消化杂志1996年第5期述评)。
无创伤性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与影像学检查。后者如B型超声、CT等只能在肝纤维化晚期、肝硬化或门脉高压症时才能出现异常图像,因此不可能作为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实质上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由于其合成与降解代谢失衡所致,其代谢产物与相关的酶泄入血中可作为肝纤维化标志物。其异常改变较早,有时甚至早在光镜下见到肝纤维化之前,有利于早期诊断,并且能动态观察。但由于细胞外基质成分繁多,除了主要成分胶原外,还有诸多其他蛋白,且其形成机理复杂。因此,仅测定某一种成分不可能正确判断肝纤维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