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远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关键词:
自从1978年Fasano〔1〕 首先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以来,这一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但SPR诞生至今毕竟只有10余年时间,远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随着对SPR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近年来对其中、远期并发症也有个别报道。本文重点就有关SPR中远期并发症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一、运动功能减退
SPR解除了肌肉痉挛,但有部分患者却出现了运动功能减退,如端坐、站立、行走障碍等,有些术前依赖于肌肉痉挛来维持负重者,术后运动功能减退更加明显。还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在SPR术后出现双下肢乏力,主要表现为下肢活动无力,行走速度变慢,膝关节稳定性差,易跪倒。术后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将有助于这一恢复过程,3~6个月可逐渐好转。乏力的原因不清楚,有人认为是SPR切断了γ环路后α运动神经元活性减弱引起。刘小林〔2〕 报道50例SPR术后患者有40%出现乏力现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