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WD)是与铜代谢障碍有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13 q1 4.3,有21个外显子, cDNA全长6.64 kb ,编码1 465个氨基酸的P型三磷酸腺苷( ATP )酶,此酶参与铜跨膜转运的代谢过程。 WD基因突变形式具有遗传异质性,欧洲人以14和18号外显子错义突变频率较高,分别为28.0%和10.0%。据此有利于对1/3以上的 WD患者进行直接基因诊断。我们对我国患者 WD基因第3~20号外显子的突变及多态进行了 DNA测序分析,为建立本病的直接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44例无亲缘关系的临床确诊病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6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男女各半。取外周静脉血,常规盐析法抽提基因组 DNA。18对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采用50μl反应体系,反应条件因外显子不同而各异。扩增产物先进行 SSCP分析,发现有异常单链构象者,进一步采用 DNA序列测定,判明其碱基变异的位置和性质。
结果:①发现8号外显子的 Arg778Leu/Gln突变为我国WD基因突变的第一热区,40.9%(18/44)的WD患者检测到该突变,染色体突变频率为30.7%(27/88,此部分内容已报道)。②第12号外显子为我国WD基因的第二突变热区:18.1%(8/44)的患者在第12号外显子检测到突变,其染色体突变频率为9.1%(8/88)。其中, Thr935Met突变占6.8%(6/88),Gly943Asp突变占2.3%(2/88)。这两种突变均为国际上未报道的新型错义突变。③在第11、14和16号外显子发现了新型错义突变:3例在11号外显子发现 Ala874Val杂合突变,1例在14号外显子发现 Arg1041Pro纯合突变。在第16号外显子,6.8%(3/44)患者检测到突变,染色体突变频率为3.4%(3/88)。其中:2例为Ile1148Thr杂合突变,1例为 Ggul1173Lys杂合突变。④在第18号外显子发现1例Asn1270Ser杂合突变,在第5号外显子发现1例1708-5T→G纯合突变,与国外报道一致。⑤分别在第6、8、11、14和16号外显子发现了7个新多态,它们是:1932→ G,2250C →G,2231G →A,2623A →G,2576-4CC →C,3243+37A →G,3498C →T 。在第3和16号外显子还发现了与国外报道一致的多态,分别为 Leu456Val和 Val1140Ala。⑥在第4、7、9、10、13、15、17、19、20号外显子均未发现突变或多态。
讨论:我国 WD患者基因突变特征与西方人不同。8和12号外显子分别为我国 WD患者基因突变的第一和第二热区,表明对我国 WD患者的基因突变检测应首选这两个外显子,而不是14和18号外显子。这对于建立准确快速的 WD直接基因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本课题受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材专项基金(No.97082)和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No.96A032)资助
(收稿:1998-06-26 修回:1998-09-23)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