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654753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年第6期
     王晔 郑惠民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 200433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0 32 6


    关键词: 期刊 zhsjkzz 0 综述 fur -->


    

一、概述

    缓慢进展的失语最早于18世纪由Pick以及Rosenfeld先后描述,病人常表现为命名障碍的语言障碍,常见于Alzheimer病(AD)、Pick病(PiD)[1] 。1982年Mesulam[2] 报道6例缓慢进展的失语病人,无智能和行为障碍,并首先提出缓慢进展的失语(slowly progressive aphasia)这一概念,意指无痴呆的进行性失语,老年前期多见,病程迁延多年,晚期可出现痴呆,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左侧半球外侧裂周围。1987年Mesulam[3] 进一步充实了PPA这一概念,并描述了其临床、神经影像和病理特征。1990年Weintraub等[4,5] 贴切地命名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rimary progressive aphsia,PPA), 以后陆续有散在病例报道[4-22] 。PPA定义为病人进行性、有限度的语言障碍,病程迁延多年,无占位病变、梗死或其他脑部病变可解释其临床表现,语言障碍为病程中唯一或突出的神经系统异常[11,12] 。PPA为少见的疾病,其神经病理和病因学未明,目前仅有数10例报道。这类病人表现为进行性语言障碍,同时合并视觉失认,空间损害或失用。病人的语言障碍可单独存在数年,最终表现为痴呆。此组病人为一单独的疾病或为痴呆的早期表现,目前尚有争论。迄今为止,资料表明PPA与AD、PiD、PiD变异型、非特异性皮层变性合并海绵样变性、缺乏清楚组织学的痴呆(dementia lacking distinctive histology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7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