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998年第5期
编号:10655010
1998年美国神经病学年会介绍(II)癫痫
http://www.100md.com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年第5期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 0 31 5
关键词: 期刊 zhsjkzz 0 国际动态 fur -->

Topiramate是新一代的抗癫痫药,它有多种作用机制,其中包括阻断钠离子通道。它对儿童和成人的局限性癫痫效果好。美国的Glauser报道对83例2~16岁患有部分性癫痫发作的病人进行的双盲对照研究。病人每天平均服药9mg/kg,平均服用440天。最后检查时发现,57%的病人部分性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近42%的病人发作减少75%以上,14%的病人在近6个月没有发作过。
尽管药物治疗对部分病人的癫痫控制有效,但仍有许多病人在服用药物后,癫痫发作仍无法控制。因此,外科治疗成为治疗选择之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颞叶切除、半球切断和迷走神经刺激术等。虽然这些外科治疗方法已经使用多年,但有关其长期疗效的研究报道仍较少。在这次大会上,有多篇这方面的总结报道。美国的Wyllie等对62例儿童和74例青少年癫痫病人术后追踪观察了1~7年(平均3.6年),发现皮质发育不良和颞叶肿瘤是主要病因。不论儿童、婴幼儿或青少年组,近70%的病人术后癫痫完全停止发作。其中,以颞叶切除效果最好。颞叶肿瘤病人的术后效果较皮质发育不良者效果好。加拿大的Weiss等对46例2~19岁颞叶切除术后的病人追踪观察2~8年,这些人术前均未行损伤性EEG检查,57%的病人癫痫完全停止发作,另外30%的病人也有明显改善。该研究结果提示,对颞叶癫痫病人来说,术前损伤性EEG并非必需,通过其他方法来定位,也能取得较好的手术结果。针对皮质发育不良性癫痫,美国的Edwards等对31例病人术后追踪观察了1~8年。结果发现,近50%的病人术后癫痫发作完全停止,40%多的病人明显改善。尤其以儿童和青少年病人的手术效果好,对那些皮质发育不良、局限于颞叶或某一叶的癫痫效果好。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危险性小,且能减少癫痫发作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应用较广泛。它是通过将一电极埋植在胸部的迷走神经上,通过释放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效果。美国迷走神经刺激术研究组在1988年~1995年对253例病人采用了这一方法来观察对癫痫的治疗效果。其中95%、82%、69%的病人分别完成了1年、2年和3年的治疗,癫痫的发作次数较术前减少30%~40%以上。31%、41%、38%的病人分别在术后第1、2和3年时,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本手术的副反应小,有头痛、面红及呼吸短促等。到目前为止,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的机制仍不清楚。美国的KO等利用PET发现,刺激迷走神经后,同侧小脑和对侧颞叶血流量增高,而同侧的颞-顶-枕叶交界区血流量减少。而Henry等则发现,迷走神经刺激后癫痫症状的改善与双侧丘脑区血流量的增加成正比。

多发性硬化

干扰素β-1α已被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来治疗多发性硬化。其疗效已得到许多临床试验的证实。在本次美国神经病学年会中,有一些有关该药长期疗效及其副反应的研究报道。美国的Fisher等对参加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的276例病人进行2年的追踪观察,发现干扰素β-1α能长期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并延缓病人伤残的出现。意大利的Bruno等对156例病人使用干扰素β-1α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发现在用药6个月后,约15%病人出现肝功能异常,极少数病人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但均很快恢复。在48%病人中查到抗甲状腺抗体,而14%的病人有抗组织抗体,这些抗体在3~6个月后逐渐消失。
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methylprednisolone)是国外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较常用的方法。加拿大的Metz等试图用口服大剂量泼尼松来代替静脉给药,但必须首先了解它对胃肠道粘膜的损害作用。因此,他们在非随机取样的17例病人中,比较了静脉给药(1000 mg/d,5例)和口服给药(1 250 mg/d,12例)共5天的病人耐受性和胃肠道损害作用。结果发现,病人对口服大剂量泼尼松的耐受性好,两组病人均有短暂性嗜睡和抑郁症状的出现。而胃肠道通透实验两组病人均无显著差别。因而,他们认为口服或静脉注射大剂量泼尼松,病人耐受性和胃肠道损害作用无区别,但口服用药较方便和便宜。

缺血性脑血管病

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在此栏目中已有讨论。这里仅介绍部分尚未提到的新的研究报道。在采用溶栓治疗中,一般发现发病早期有异常CT表现(如白质区的低密度灶或皮质区的低密度灶)的病人,在溶栓治疗后,往往效果好。为了解CT改变与脑血流的关系,德国的Heiss等研究了早期CT扫描异常与PET检测脑血流结果的相互关系,他们对23例病人在发病后3小时内行CT和PET检查,13例病人发现有早期CT异常,他们的脑血流量(CBF)显著降低区(CBF低于12ml*100 g-1 *min-1 )的面积明显大于CT正常病人。除1例外的所有CT异常的病人,最后均被证实出现了梗死,而9例CT正常的病人在最后检查时,有5例病人未出现梗死。20例病人采用溶栓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提示,尽管在3小时内出现CT异常的病人有严重的局部脑缺血,但该组织并未完全坏死,还处在窗口期。如能及时给予溶栓治疗,仍能避免梗死灶的形成。
在另一个研究中,美国的Firlik等发现,8例脑缺血症状在24小时内自发性完全恢复的病人,其脑血流检查完全正常,即症状对侧的脑血流与同侧脑血流没有差别。他们认为,对早期检查脑血流正常的病人不一定要做溶栓治疗,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开支。由上述以及其他研究结果提示,对评估溶栓治疗的适应证、预后以及风险,早期脑血流检查比CT检查的价值更高。
许多证据显示,脑缺血后,受影响的脑组织有一个坏死之前的窗口期,如能在这一时间内改善脑血流,中断细胞变性和死亡的过程,这些脑细胞功能有可能恢复。因此,有关神经保护性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这次大会报道的有关保护剂的研究集中在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剂(NPS1506)、自由基清除剂(carboxyfullerene)、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dexanabinol和miconazol)等方面。

* 100710 北京,中华医学会

(收稿:1998-06-25)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