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瓣的解剖学基础与命名的关系
关键词:
出于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需求,组织瓣的类型和新供区不断地被发现、被发掘,相关的名称也随之大量涌现。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命名不确切、含义不清晰、科学依据不充分的组织瓣名称。也有界定不够明确的现象,如:同一组织瓣名称具有不同的血管蒂,同一血管蒂可分布于不同名称的组织瓣;若在命名时不加以反映,则有碍读者的理解,也影响术式的设计。为此,本文旨在就组织瓣的命名与解剖结构的关系加以阐述,为组织瓣的命名提供形态学依据。
解剖结构层次是组织瓣命名的基础
一、解剖结构的层次
不同的部位,其解剖学结构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其主要的层次关系,有较强的规律性[1,2] 。现以组织瓣供区采用较多的肢体部位为代表,其解剖结构层次如下:(1)第一层:皮肤,分为表皮层和真皮层。真皮层又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2)第二层:浅筋膜(或称皮下组织)。(3)第三层:深筋膜。(4)第四层:肌肉组织。(5)第五层:骨组织。
上述简列的五个层次,虽然比较粗略,但对组织瓣的命名,已能提供准确的解剖学依据。
二、组织瓣的解剖结构性质
解剖结构的性质,是组织瓣命名的最重要依据。在组织瓣供体的结构组成中,可以是一种比较单纯的组织构成,也可以是多种复合组织构成,也可能是某个器官的一个局部组成。现将有关组织瓣名称和所包含的结构情况说明于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