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53 Sm-乙二胺四甲基膦酸(EDTMP) 对骨转移病人骨痛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病灶控制有一定的临床作用。本研究用放射增敏剂马蔺子素与153 Sm-EDTMP联合治疗多发性骨转移患者, 以进一步提高153 Sm-EDTMP内照射治疗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我院1995年4月~1996年5月间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153 Sm-EDTMP内照射治疗组(单纯内照组)和马蔺子素与153 Sm-EDTMP联合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其中单纯内照组20例,包括鼻咽癌13例,肺癌4例,乳腺癌2例和前列腺癌1例;联合治疗组16例,包括鼻咽癌10例,肺癌1例,乳腺癌4例和前列腺癌1例。以上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病人不合并其他脏器转移。多发性骨转移灶的诊断根据全身骨显像、X线片及病人的临床情况确诊;病人年龄为35~66岁,中位年龄为52岁,男女之比为2.6∶1。
2. 马蔺子素胶囊(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LD50 =2.59,剂量为55mg)每天口服2次,每次2片。内照射治疗开始前1天服用,3周为1疗程,间隔1周重复1疗程,连续3个疗程。5例患者有腹泻、恶心、呕吐,需服易蒙停或胃复安。153 Sm-EDTMP(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所提供), 每次静脉注射18.5~29.6MBq/kg,每月1次,连续3个月。3次治疗,骨转移灶的吸收剂量不低于40Gy〔1〕 。经过放疗或化疗的病人至少间隔4周。治疗后4周观察血液学毒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复查胸片和肝脏B超。
3. 疗效根据病人的疼痛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判定,参照文献〔1〕。同时参考内照射治疗结束后肿瘤无发展生存时间(Tumor no progression time,TNPT),即从治疗结束到骨转移病灶增多或出现其他脏器转移的时间。
结果与讨论
单纯内照组总有效率为72%,而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学毒性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未见异常。单纯内照组和联合治疗组病人治疗后TNPT分别为4.1
± 2.6个月和8.0 ± 3.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6例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全身骨显像,示多发性骨转移灶未见明显改变。153 Sm-EDTMP的载体EDTMP 对骨转移灶有较强的亲合力和较高的特异性,并与骨膦一样对骨肿瘤组织中的破骨细胞有抑制作用。153 Sm发出的β射线在肿瘤组织中发生电离作用,产生自由基,从而间接地破坏DNA等生物大分子;此外,β射线也可直接破坏DNA等生物大分子,造成肿瘤细胞的死亡。
本组单纯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瘤的有效率为72%,虽然疗效高于放疗和化疗〔2〕 ,无效者也有一定比例,原因之一可能与肿瘤组织内存在乏氧肿瘤细胞有关。肿瘤组织内存在的乏氧肿瘤细胞对射线具有抵抗作用,它是肿瘤放疗后复发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3〕 。马蔺子素属于脂溶性物质,它可以直接进入乏氧肿瘤细胞内,参与细胞的生物氧化,提高其氧分压,增强放射敏感性,减少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保护自由基,促进DNA破坏〔4〕 。李德华等〔5〕 报道马蔺子素和外照射治疗结合,可明显提高食管癌和肺癌的近期疗效。本研究资料显示,马蔺子素联合153 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的有效率为93%, 高于单纯内照组,且TNPT差异显著,提示马蔺子素对多发性骨转移瘤的内照射治疗有增敏作用。两组病人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象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马蔺子素的增敏作用主要对肿瘤组织。
在联合治疗组中,31%(5/16)的病人出现腹泻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此为马蔺子素的副作用,须即时对症处理。目前,马蔺子素放射增敏作用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外照射领域,而本组病人数不多,因此,有关马蔺子素对内照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其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樊卫, 曾宗渊. 153 Sm-EDTMP治疗鼻咽癌骨转移近期疗效分析. 癌症, 1997, 16:291-292.
2 周建华, 张清媛, 陆海波, 等. 乳腺癌骨转移的综合治疗. 中华肿瘤学杂志, 1997,19:284-286.
3 谷铣之, 殷蔚伯, 刘泰福, 等主编. 肿瘤放射治疗学.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 261-268.
4 李德华. Iq7611的放射增敏研究. 中国药理学报, 1981,2:131-133.
5 李德华, 王士贤, 匡朴, 等. 马兰子成分Iq7611的放射增敏研究. 肿瘤, 1987, 7:97-99.
(收稿:1997-11-29 修回:1998-03-30)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