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972~1996年我院共收治胃平滑肌肿瘤42例,其中胃平滑肌瘤28例,胃平滑肌肉瘤14例。现将临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16~78(平均43.6)岁。病程1d~4年。42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中,上腹疼痛不适24例,占57.1%;有上消化道出血者27例,占64.3%,其中胃平滑肌肉瘤占10例(71.4%);有腹部包块者13例,占31.0%;贫血21例,占50.0%,发热8例,占19.0%,伴穿孔者5例,占11.9%。28例胃平滑肌瘤中,19例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诊断率为67.9%;误诊为胃癌3例,胃溃疡2例,胃息肉样腺瘤3例,胃炎1例。14例胃平滑肌肉瘤中,9例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诊断率为64.3%;误诊为胃癌2例,胃恶性淋巴瘤2例,胃溃疡1例。
28例胃平滑肌瘤中,位于胃窦12例,胃体4例,胃体底交界处3例,胃底9例;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cm2 3例,6~10cm4 例,超过10cm1例;腔内生长25例,腔外生长2例,腔内外生长1例;未见多发;有溃疡形成17例。14例平滑肌肉瘤中,位于胃窦2例,胃体1例,胃底体交界处4例,胃底8例;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cm7例,6~10cm3 例,超过10cm4 例;腔内生长11例,腔外生长3例;多发肿瘤3例;有溃疡形成10例。本组4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胃切除3例,胃大部切除26例,胃肿瘤楔形切除13例。42例中40例术中未见淋巴结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胃平滑肌肉瘤患者术中均行淋巴结清扫。本组42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确诊。
本组随访32例,其中22例胃平滑肌瘤患者均健在,生存最长达24年。10例平滑肌肉瘤中2例术后1年内死亡,5例术后分别在2年、3年、5年、9年、16年死亡,余3例存活至今。
2.讨论:胃平滑肌肿瘤中良性平滑肌瘤是胃中最多见的间叶性肿瘤,恶性平滑肌肉瘤较少见,本组42例平滑肌肿瘤中,胃平滑肌肉瘤14例,良恶性之比为2∶1。本组胃平滑肌肿瘤多发于胃底,其次是胃窦部。胃底部病变X线钡餐检查容易漏诊,特别是腔外型和哑铃型,内镜检查也易漏诊,检查时应引起注意,必要时应行CT或超声内镜检查。
胃平滑肌瘤常为单发,大小不一。胃平滑肌肉瘤可以单发或多发,瘤体多较大,呈球形及半球形[1] 。本组28例胃平滑肌瘤未见多发,而14例平滑肌肉瘤中有3例为多发,直径超过5cm者7例。胃平滑肌肿瘤尤其肉瘤血运很丰富,肿瘤表面容易发生溃疡,破溃后造成消化道出血。本组共有27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率高达64.3%,其中平滑肌肉瘤10例,占肉瘤的71.4%。
在临床上,胃平滑肌肿瘤早期多无特异症状,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取决于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和有无溃疡出血等[2] 。本组42例有腹痛者占57.1%,腹部触及肿块占31.0%,上消化道出血者占64.3%,因此腹痛、腹部包块、上消化道出血是胃平滑肌肿瘤的3项主要临床症状。当有原因不明的上述3项临床症状时,应尽早检查诊断和手术治疗,但确诊还必须以病理为根据。病理一旦发现有细胞分裂相或轻度细胞异型就应诊断为恶性[2] 。胃平滑肌肉瘤虽为恶性,但与胃癌不同。胃癌触及包块和发生溃疡出血时,多无根治切除的可能,而胃平滑肌肉瘤虽然可以复发或转移,但常能切除,甚至可能治愈或有较好的姑息切除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061108.
2,蔡建辉,蒋贻康,张玉印.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突变型P53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关系.中华外科杂志,1994,32:483485.
(收稿日期:1999-11-05 )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