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完善中医藏象理论的书——评王琦教授主编的《中医藏象学》
一部学术著作不是为了文献资料的汇集与编撰,而是为了推动学术进步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术界曾经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是阴阳五行学说,有人认为是天人相应理论,也有人认为是藏象学说,等等。从今天看来,藏象学说当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应该没有异议了。其实自古以来,上溯《内经》,下至历代医家莫不重视对藏象理论的研究,演绎和创造了许多新学说、新理论,为完善藏象理论,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建国以来,关于藏象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从文献整理、临床总结、实验研究等综合研究,积有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
早在1976年,王琦与盛增秀两位同窗撰成《藏象概说》,颇受学界欢迎,曾多次再版。20余年后,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由王琦教授主编的《中医藏象学》巨著问世,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视角,汇集古今医家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藏象学的形成和发展,藏象学的概念、研究范畴、对象以及脏腑生理、病理、发病、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作了系统归纳、整理和研究。是书在1997年出版之后,至2004年又作了修订再版,使内容结构更臻完善,此书不仅是藏象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藏象学。
, 百拇医药
构建中医藏象学,不仅因为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医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彰显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医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先哲认识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方法和睿智,以及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特色。你要认识中医学的特色是什么、中医学是如何认识和把握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中医学以什么理论指导诊治疾病的等问题,那么只有首先从了解中医藏象学开始。
再从中医学术的发展来分析,任何学科的发展总是以理论为先导,中医学理论是先人们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当今中医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告诉我们,理论发展滞后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中医理论指导的临床是盲目的临床,也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实践告诉我们以藏象为核心的中医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否则中医学术包括临床学科的发展难以保持“可持续”状态。因此,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医藏象学对整个中医学学术的发展举足轻重,我想《中医藏象学》的再版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 百拇医药
纵观全书洋洋150余万字,足见作者之苦心经营、广搜博采、探微索隐、匠心运筹。诚如王琦教授在“绪言”中所云:“任何一个专业知识的体系都是由无数相关概念的聚集,本书在诸多概念、名词、概念系统的规范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一部学术著作不是为了文献资料的汇集与编纂,而是为了推动学术进步。”作者将藏象学的概念界定为“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研究的对象是由生命活力的有机体——人。人体是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的整体功能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形态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互相协调,在物质代谢上互相联系,在病理变化上互为影响,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物质与代谢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这种从整体统一的观点来把握人体,是藏象学的基本特点”。上述对概念的界定、学术特点的概括,思路清晰、议论精当且公允熨贴。
全书内容的构架颇有特色,概括地说:既简又明,纲举目张。
过去一些藏象学教材将经络、气血津液精神、体质等内容列为其中主要内容,本书则先在总论“藏象学的相关理论”中加以简述,以脏、腑、奇恒之府及心包、命门、精室三大部分为总纲,以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为目,可谓简矣。具体内容的分类尤具特色且内容精采,如以“心”为例,分列阴阳五行、心的特性、心的功能、心与面舌、心与自然、心与经络、心与其他脏腑、心与病因、心与病机、心病发病特点、心的主要病证、心病辨证、心病的治疗、心专题讨论、心的现代研究进展等15节加以阐述,末附医论精选,大凡自古至今,从理论到临床、从专题讨论到理论精选,一览无余,人称其为集研究之大成者,当之无愧。从具体内容分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充分凸显“藏象”特点,把“藏”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病理现象以及藏与藏、藏与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一阐释清楚,从多组角度体现了藏象学整体联系的观点;将理论与临床、理法方药融汇贯通,显示了藏象学是理论与临床相联系的桥梁。穿越古今时空,立足前沿热点,如关于“心”的论述中,讨论了当前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热点问题,对现代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了概要论述,临床研究中将心病的诊治标准列出,有利于读者参阅。一部《中医藏象学》为我们展示了中医藏象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的科学意义,其中融汇了编者的理想与追求、智慧和心血。王琦教授在阐述自己编写思想时引征了《第一推动》丛书总序中的一段话:“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着实引人深思。《中医藏象学》总结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探求藏象奥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百拇医药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术界曾经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是阴阳五行学说,有人认为是天人相应理论,也有人认为是藏象学说,等等。从今天看来,藏象学说当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应该没有异议了。其实自古以来,上溯《内经》,下至历代医家莫不重视对藏象理论的研究,演绎和创造了许多新学说、新理论,为完善藏象理论,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建国以来,关于藏象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从文献整理、临床总结、实验研究等综合研究,积有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
早在1976年,王琦与盛增秀两位同窗撰成《藏象概说》,颇受学界欢迎,曾多次再版。20余年后,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由王琦教授主编的《中医藏象学》巨著问世,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视角,汇集古今医家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藏象学的形成和发展,藏象学的概念、研究范畴、对象以及脏腑生理、病理、发病、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作了系统归纳、整理和研究。是书在1997年出版之后,至2004年又作了修订再版,使内容结构更臻完善,此书不仅是藏象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藏象学。
, 百拇医药
构建中医藏象学,不仅因为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医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彰显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医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先哲认识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方法和睿智,以及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特色。你要认识中医学的特色是什么、中医学是如何认识和把握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中医学以什么理论指导诊治疾病的等问题,那么只有首先从了解中医藏象学开始。
再从中医学术的发展来分析,任何学科的发展总是以理论为先导,中医学理论是先人们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当今中医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告诉我们,理论发展滞后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中医理论指导的临床是盲目的临床,也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实践告诉我们以藏象为核心的中医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否则中医学术包括临床学科的发展难以保持“可持续”状态。因此,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医藏象学对整个中医学学术的发展举足轻重,我想《中医藏象学》的再版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 百拇医药
纵观全书洋洋150余万字,足见作者之苦心经营、广搜博采、探微索隐、匠心运筹。诚如王琦教授在“绪言”中所云:“任何一个专业知识的体系都是由无数相关概念的聚集,本书在诸多概念、名词、概念系统的规范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一部学术著作不是为了文献资料的汇集与编纂,而是为了推动学术进步。”作者将藏象学的概念界定为“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研究的对象是由生命活力的有机体——人。人体是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的整体功能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形态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互相协调,在物质代谢上互相联系,在病理变化上互为影响,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物质与代谢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这种从整体统一的观点来把握人体,是藏象学的基本特点”。上述对概念的界定、学术特点的概括,思路清晰、议论精当且公允熨贴。
全书内容的构架颇有特色,概括地说:既简又明,纲举目张。
过去一些藏象学教材将经络、气血津液精神、体质等内容列为其中主要内容,本书则先在总论“藏象学的相关理论”中加以简述,以脏、腑、奇恒之府及心包、命门、精室三大部分为总纲,以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为目,可谓简矣。具体内容的分类尤具特色且内容精采,如以“心”为例,分列阴阳五行、心的特性、心的功能、心与面舌、心与自然、心与经络、心与其他脏腑、心与病因、心与病机、心病发病特点、心的主要病证、心病辨证、心病的治疗、心专题讨论、心的现代研究进展等15节加以阐述,末附医论精选,大凡自古至今,从理论到临床、从专题讨论到理论精选,一览无余,人称其为集研究之大成者,当之无愧。从具体内容分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充分凸显“藏象”特点,把“藏”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病理现象以及藏与藏、藏与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一阐释清楚,从多组角度体现了藏象学整体联系的观点;将理论与临床、理法方药融汇贯通,显示了藏象学是理论与临床相联系的桥梁。穿越古今时空,立足前沿热点,如关于“心”的论述中,讨论了当前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热点问题,对现代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了概要论述,临床研究中将心病的诊治标准列出,有利于读者参阅。一部《中医藏象学》为我们展示了中医藏象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的科学意义,其中融汇了编者的理想与追求、智慧和心血。王琦教授在阐述自己编写思想时引征了《第一推动》丛书总序中的一段话:“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着实引人深思。《中医藏象学》总结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探求藏象奥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