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切口下内膜剥脱治疗双侧肺栓塞
本报北京讯 记者应庆报道 日前,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采用正中切口行双侧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为一名患者治疗双例肺动脉栓塞,手术获得圆满成功。这是该院在半年内成功完成的第二例该项手术。
这例35岁女性患者张某,10年前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全身乏力等症状。两个月前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咯血、肝脏肿大、全身浮肿等,病情危重。经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肺动脉造影、右心导管测量和CT检查,诊断患者为肺动脉栓塞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医生们制订了周密的治疗方案,确定采用双侧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为其治疗。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高长青教授主刀,采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停循环下顺利施行了手术。术后第4天,患者肝脏肿大、全身浮肿等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25天就康复出院。
据参与手术的肖苍松医师介绍,肺动脉栓塞往往很难诊断,极易误诊、漏诊,而由此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短期死亡率很高,内膜剥脱术是其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什么要采用正中切口?他解释说,肺动脉栓塞绝大部分是双侧的,采用正中切口两侧均可以顾及,同时便于体外循环。在体外循环结合深低温间断停循环下是使手术过程循环稳定,间断停循环可明显减少支气管动脉血回流,手术中术野清晰,是进行完全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必要条件。该项手术要求医生的手术技巧较高:在术中应明确找出剥脱面,剥脱至肺动脉的亚段水平。剥脱层面太浅,术后手术部位易有血栓形成,导致手术失败;剥脱层面太深,则会导致手术部位出现致命性血管损伤。
他指出,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在我国刚刚起步,此项技术对术者和体外循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且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发生再灌注肺水肿和右心功能衰竭,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百拇医药
这例35岁女性患者张某,10年前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全身乏力等症状。两个月前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咯血、肝脏肿大、全身浮肿等,病情危重。经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肺动脉造影、右心导管测量和CT检查,诊断患者为肺动脉栓塞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医生们制订了周密的治疗方案,确定采用双侧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为其治疗。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高长青教授主刀,采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停循环下顺利施行了手术。术后第4天,患者肝脏肿大、全身浮肿等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25天就康复出院。
据参与手术的肖苍松医师介绍,肺动脉栓塞往往很难诊断,极易误诊、漏诊,而由此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短期死亡率很高,内膜剥脱术是其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什么要采用正中切口?他解释说,肺动脉栓塞绝大部分是双侧的,采用正中切口两侧均可以顾及,同时便于体外循环。在体外循环结合深低温间断停循环下是使手术过程循环稳定,间断停循环可明显减少支气管动脉血回流,手术中术野清晰,是进行完全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必要条件。该项手术要求医生的手术技巧较高:在术中应明确找出剥脱面,剥脱至肺动脉的亚段水平。剥脱层面太浅,术后手术部位易有血栓形成,导致手术失败;剥脱层面太深,则会导致手术部位出现致命性血管损伤。
他指出,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在我国刚刚起步,此项技术对术者和体外循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且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发生再灌注肺水肿和右心功能衰竭,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