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关总署统计数据看我国中药出口现状
中药出口产业基础现状分析
中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目前中国中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是中国医药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化学制药以及其他产业,中药产业植根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20世纪80年代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表明,中国拥有的中药资源种类为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进行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1985年全国药材种植面积500万亩,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药材年收购量30-40万吨,其中野生药材占60%,家种药材占40%。十几年来,中药材生产与中药产业一道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各产区的相关资料,目前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超过60万公顷,每年药材收购量已达100万吨,其中已有80%来自人工栽培生产。
, http://www.100md.com
根据国家经贸委(现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中药企业(包括中成药工业企业和中药饮片工业企业)纳入统计口径的总计1150家。全年中药工业产值达732.23亿元,完成销售收入698.91亿元。中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8.62%增加到29.08%。四年来中成药工业产值增长趋势逐年上升,2000 年较上年增长26.1%;2001年增长13.2%;2002 年增长33.86 %;四年平均产值增长率达17.4%。
中药出口规模分析
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总值达到了7.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其中,中药材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5%,占中药出口总值的59%;提取物出口1.81亿美元,增长5.18%,占总值的25.3%;中成药(含保健品,下同)出口1.12亿美元,增长1.75%,占总值的15.7%。2003年, 中国医药类商品(包括中药、西药、医疗器械、医用敷料等大类)的出口总值为79.99 亿美元, 中药所占的份额仅为8.9%。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出口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来源的数据往往有较大差异。按照中药(天然植物药)概念,经仔细核对近年来海关统计原始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误差因素,本文认为中药出口金额统计采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中药出口真实状况的;至于中药出口的数量统计,姜、肉桂两商品不应全部列入中药出口范畴,在统计中药出口数量时应加以调整。调整后的中药出口数量为24万吨,其中中药材出口数量为20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中药材出口数量约占中药材整体采收量的20%,中药出口总值约占中药工业产值的8%, 如剔除中药材以后计算,中药制品及提取物的出口约占中药工业产值的3%。中药出口规模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中药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出口构成分析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出口商品通常划分为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含保健品,下同)三大类,2003年中药出口总值,三者的比重为59%、25.3%和15.7%,中药材占中药出口的最大份额,中成药所占比重较小,分析近5年的数据,中药出口商品构成没有大的变化。按照出口商品形态和国际市场用途,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属于天然植物药原料,中成药可以归为天然植物药制品,目前我国的中药出口以天然植物药原料为绝对主导,所占比例在80%以上,天然植物药制品的比例较小。
2003年中药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1%,其中中药材增长7.75%;提取物增长5.18%;中成药增长1.75%。中药出口整体增长速度不快,远低于中药产业的增长速度,其中中成药出口仍未脱离徘徊不前的状态。
2.中药出口主要品种分析
中药出口商品涉及到的品种粗略估计在1000种以上,因海关商品编号资源的限制,目前单列海关商品编号(包括子编号)的中药品种不足100个,这就使得大部分中药出口品种以归类的方式体现在海关统计中。考虑到海关商品编号单独列名的大都为历史形成的传统重要出口品种,据此做中药出口主要商品的分析还是有意义的。
, 百拇医药
2003年出口金额排序前15位的品种(类),出口数量总计15万吨,总金额4.32亿美元,分别占整体的63%和61%(见附表)。排名前三位的实际都是商品类,内容包括了没有单列海关商品编号的品种的大部分。如果将这三类剔除,剩余13个品种的出口总数量是2.9万吨,占中药出口总量的12%;总金额1.22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值的17%。
2003年中药主要出口品种中,人参出口总量达到2706吨,同比增长21%;出口总额达3118万美元,同比增长44%;平均单价增长19%。蜂王浆(粉)虽然受到欧盟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商品政策的影响,全年的出口总量仍高达865吨,相比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的2002年增长12%,出口金额达1710万美元,增长2.5%。这显示了国际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和中国在此类品种上的竞争优势。中成药类品种中,片仔癀以952万美元的出口额成为最大的单一品种,占中成药出口总值的8.5%,但出口数量与金额均较2002年下降25%左右。这表明中成药的出口仍主要依赖传统品种,且国际市场开拓乏力。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兴起是在最近十年,所以海关商品编号中除麻黄提取物、甘草浸膏等几个品种外,均没有单列海关商品编号,这使得精确地定量分析植物提取物出口品种情况存在很大困难,根据行业内掌握的资料,目前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达到一定规模,并在国际竞争中有一定优势的主要品种有:甘草提取物、人参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等。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覆盖到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50个,其中对亚洲出口48552万美元,占中药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洲出口10472万美元,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270万美元,增长12.58%;对非洲出口1049万美元,增长8.16%;对南美洲的出口出现下降,全年出口975万美元,下降了1.72%;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增长2.19%。
在2003年十大出口对象国别和地区中,对第一大市场日本的出口总额达17176万美元,同比增长24.18%;对香港特区出口下降1.55%;对美国出口增长4.06%;对欧盟出口增长9.1%(其中对德国出口增长31.54%);对韩国出口下降5.62%;对越南出口增长21.48%;对台湾地区出口增长51.23%;对新加坡出口下降17.77%;对马来西亚出口增长2.32%;对印度出口下降20.23%。对十大市场出口总额为61650万美元,占整体出口的86.58%。如将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市场剔除,剩余六大市场占整体出口的比例为62.41%,即使只计算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四大市场,占整体出口的比例仍达到57.1%。中国中药出口的市场集中度是相当高的。
, http://www.100md.com
2002年与2003年两年期间,除台湾地区在2002年排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437万美元)之后,2003年跃居第7位外,十大市场的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前五名连排序都未发生变化,说明这种市场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各个市场内部对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的需求结构也是相对稳定的,中国中药材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日本、香港、欧盟和韩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中成药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香港、东南亚、日本和美国。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历史上曾长期为中药出口的转口贸易港,随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近年来这种地位在逐年下降,但转口贸易仍在其中药贸易中占据相当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药出口的国际市场,应该以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为重点。
中药出口企业分析
我国中药出口管理体制由于已经实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出口贸易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较为分散的经营格局。从事中药出口的企业主要以专业外贸(贸易)公司、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药(保健品)生产企业以及植物提取加工企业为主,中药类产品出口的方式主要是自营出口或(和)通过外贸公司出口。据2002年和2003年海关统计资料,涉及到中药出口业务的企业分别有2863家和2657家,平均每家企业年出口中药类产品25万美元左右。按照企业性质粗略划分,外贸(贸易)类公司约占总数的80~90%,中药(保健品)以及植物提取生产加工企业约占总数的10~20%。将上述企业按出口规模分组,两年的分布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其中年度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只有6、7家,占企业总数的0.2%~0.3%;年度出口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下的是最大的群体,占企业总数的近50%;年度出口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也只占总数的11%左右。这说明以中药出口为主业并形成一定规模优势的企业只是总体中很小的部分。,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目前中国中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是中国医药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化学制药以及其他产业,中药产业植根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20世纪80年代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表明,中国拥有的中药资源种类为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进行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1985年全国药材种植面积500万亩,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药材年收购量30-40万吨,其中野生药材占60%,家种药材占40%。十几年来,中药材生产与中药产业一道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各产区的相关资料,目前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超过60万公顷,每年药材收购量已达100万吨,其中已有80%来自人工栽培生产。
, http://www.100md.com
根据国家经贸委(现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中药企业(包括中成药工业企业和中药饮片工业企业)纳入统计口径的总计1150家。全年中药工业产值达732.23亿元,完成销售收入698.91亿元。中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8.62%增加到29.08%。四年来中成药工业产值增长趋势逐年上升,2000 年较上年增长26.1%;2001年增长13.2%;2002 年增长33.86 %;四年平均产值增长率达17.4%。
中药出口规模分析
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总值达到了7.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其中,中药材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5%,占中药出口总值的59%;提取物出口1.81亿美元,增长5.18%,占总值的25.3%;中成药(含保健品,下同)出口1.12亿美元,增长1.75%,占总值的15.7%。2003年, 中国医药类商品(包括中药、西药、医疗器械、医用敷料等大类)的出口总值为79.99 亿美元, 中药所占的份额仅为8.9%。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出口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来源的数据往往有较大差异。按照中药(天然植物药)概念,经仔细核对近年来海关统计原始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误差因素,本文认为中药出口金额统计采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中药出口真实状况的;至于中药出口的数量统计,姜、肉桂两商品不应全部列入中药出口范畴,在统计中药出口数量时应加以调整。调整后的中药出口数量为24万吨,其中中药材出口数量为20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中药材出口数量约占中药材整体采收量的20%,中药出口总值约占中药工业产值的8%, 如剔除中药材以后计算,中药制品及提取物的出口约占中药工业产值的3%。中药出口规模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中药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出口构成分析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出口商品通常划分为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含保健品,下同)三大类,2003年中药出口总值,三者的比重为59%、25.3%和15.7%,中药材占中药出口的最大份额,中成药所占比重较小,分析近5年的数据,中药出口商品构成没有大的变化。按照出口商品形态和国际市场用途,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属于天然植物药原料,中成药可以归为天然植物药制品,目前我国的中药出口以天然植物药原料为绝对主导,所占比例在80%以上,天然植物药制品的比例较小。
2003年中药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1%,其中中药材增长7.75%;提取物增长5.18%;中成药增长1.75%。中药出口整体增长速度不快,远低于中药产业的增长速度,其中中成药出口仍未脱离徘徊不前的状态。
2.中药出口主要品种分析
中药出口商品涉及到的品种粗略估计在1000种以上,因海关商品编号资源的限制,目前单列海关商品编号(包括子编号)的中药品种不足100个,这就使得大部分中药出口品种以归类的方式体现在海关统计中。考虑到海关商品编号单独列名的大都为历史形成的传统重要出口品种,据此做中药出口主要商品的分析还是有意义的。
, 百拇医药
2003年出口金额排序前15位的品种(类),出口数量总计15万吨,总金额4.32亿美元,分别占整体的63%和61%(见附表)。排名前三位的实际都是商品类,内容包括了没有单列海关商品编号的品种的大部分。如果将这三类剔除,剩余13个品种的出口总数量是2.9万吨,占中药出口总量的12%;总金额1.22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值的17%。
2003年中药主要出口品种中,人参出口总量达到2706吨,同比增长21%;出口总额达3118万美元,同比增长44%;平均单价增长19%。蜂王浆(粉)虽然受到欧盟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商品政策的影响,全年的出口总量仍高达865吨,相比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的2002年增长12%,出口金额达1710万美元,增长2.5%。这显示了国际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和中国在此类品种上的竞争优势。中成药类品种中,片仔癀以952万美元的出口额成为最大的单一品种,占中成药出口总值的8.5%,但出口数量与金额均较2002年下降25%左右。这表明中成药的出口仍主要依赖传统品种,且国际市场开拓乏力。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兴起是在最近十年,所以海关商品编号中除麻黄提取物、甘草浸膏等几个品种外,均没有单列海关商品编号,这使得精确地定量分析植物提取物出口品种情况存在很大困难,根据行业内掌握的资料,目前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达到一定规模,并在国际竞争中有一定优势的主要品种有:甘草提取物、人参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等。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覆盖到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50个,其中对亚洲出口48552万美元,占中药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洲出口10472万美元,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270万美元,增长12.58%;对非洲出口1049万美元,增长8.16%;对南美洲的出口出现下降,全年出口975万美元,下降了1.72%;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增长2.19%。
在2003年十大出口对象国别和地区中,对第一大市场日本的出口总额达17176万美元,同比增长24.18%;对香港特区出口下降1.55%;对美国出口增长4.06%;对欧盟出口增长9.1%(其中对德国出口增长31.54%);对韩国出口下降5.62%;对越南出口增长21.48%;对台湾地区出口增长51.23%;对新加坡出口下降17.77%;对马来西亚出口增长2.32%;对印度出口下降20.23%。对十大市场出口总额为61650万美元,占整体出口的86.58%。如将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市场剔除,剩余六大市场占整体出口的比例为62.41%,即使只计算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四大市场,占整体出口的比例仍达到57.1%。中国中药出口的市场集中度是相当高的。
, http://www.100md.com
2002年与2003年两年期间,除台湾地区在2002年排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437万美元)之后,2003年跃居第7位外,十大市场的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前五名连排序都未发生变化,说明这种市场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各个市场内部对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的需求结构也是相对稳定的,中国中药材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日本、香港、欧盟和韩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中成药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香港、东南亚、日本和美国。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历史上曾长期为中药出口的转口贸易港,随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近年来这种地位在逐年下降,但转口贸易仍在其中药贸易中占据相当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药出口的国际市场,应该以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为重点。
中药出口企业分析
我国中药出口管理体制由于已经实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出口贸易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较为分散的经营格局。从事中药出口的企业主要以专业外贸(贸易)公司、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药(保健品)生产企业以及植物提取加工企业为主,中药类产品出口的方式主要是自营出口或(和)通过外贸公司出口。据2002年和2003年海关统计资料,涉及到中药出口业务的企业分别有2863家和2657家,平均每家企业年出口中药类产品25万美元左右。按照企业性质粗略划分,外贸(贸易)类公司约占总数的80~90%,中药(保健品)以及植物提取生产加工企业约占总数的10~20%。将上述企业按出口规模分组,两年的分布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其中年度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只有6、7家,占企业总数的0.2%~0.3%;年度出口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下的是最大的群体,占企业总数的近50%;年度出口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也只占总数的11%左右。这说明以中药出口为主业并形成一定规模优势的企业只是总体中很小的部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