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肉桂 |
清化桂 |
肉桂 |
肉桂 |
企边桂 |
药材描述
拼音: ROU GUI
拉丁: Cortex Cinnamomi
别名: 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
药用部位: 树皮
产地: 广东、广西、海南
采收: 多于秋季剥取。
加工: 阴干。
药性: 大热
药味: 辛、甘
归经: 归脾、肾、心、肝经
功能: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主治: 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毒性: 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不宜久煎;研末,0.5-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浸酒涂擦。
禁忌: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药材性状: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药材来源
植物名: 肉桂
拉丁: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科名: 樟科
属名: 樟属
形态描述: 常绿乔木,高12~17米。树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长8~17厘米,宽3.5~6厘米,先端尖,基部钝,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被细柔毛;具离基3出脉,于下面明显隆起,细脉横向平行;叶柄粗壮,长1~2厘米。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10~19厘米,被短柔毛;花小,直径约3厘米;花梗长约5毫米;花被管长约2毫米,裂片6,黄绿色,椭圆形,长约3毫米,内外密生短柔毛;发育雄蕊9,3轮,花药矩圆形,4室,瓣裂,外面2轮花丝上无腺体,花药内向,第3轮雄蕊外向,花丝基部有2腺体,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花药心脏形;雌蕊稍短于雄蕊,子房椭圆形,1室,胚珠1,花柱细,与子房几等长,柱头略呈盘状。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稍平截,暗紫色,长约12~13毫米,外有宿存花被。种子长卵形,紫色。花期5~7月。果期至次年2~3月。
生态环境: 栽培于砂土及斜坡山地。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药材饮片
饮片名: 肉桂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及粗皮,切块。
饮片性状: 呈不规则的大块。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小疤,有时有灰白色斑纹。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用指甲刻划时可见有痕。切面棕红色或紫红色,不平坦,两层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香气浓烈,味微甜、辣。
炮制作用: 本品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