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
泽泻片 |
炒泽泻片 |
建泽泻 |
泽泻 |
泽泻 |
药材描述
拼音: ZE XIE
拉丁: Rhizoma Alismatis
别名: 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天秃
药用部位: 块茎
产地: 福建、四川、江西
采收: 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
加工: 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
地道沿革: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汝南池泽,五月、六月、八月采根。”《唐本草》云:“惟以泾州、华州者为善也。”《本草图经》云:“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佳。”《药物出产辨》云:“福建省建宁府为上。“现今所用泽泻仍以福建产为优。
栽培要点: 一般选择沼泽或水田栽培为宜。对土壤要求含腐殖质丰富而稍带粘性的壤土或水稻土。沙土或冷水田不宜种植,忌连作。幼苗须荫蔽,畏强光直射。成株喜阳光,用种子繁殖。6月下旬至7月上旬间撒播。
药性: 寒
药味: 甘,淡
归经: 归肾、膀胱经
功能: 利小便,清湿热。
主治: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毒性: 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禁忌: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直径2~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药材来源
植物名: 泽泻
拉丁: 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科名: 泽泻科
属名: 泽泻属
形态描述: 多年生沼生植物,具地下球茎。叶全部基生;叶柄长5~50厘米,基部鞘状;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宽卵形,长2.5~18厘米,宽1~9厘米,顶端渐尖、锐尖或凸尖,基部心形、近圆形或楔形。花葶直立,长15~100厘米;花轮生呈伞形状,伞形花序的总花梗长2~4厘米,再集成大型圆锥花序;花两性;外轮花被片3,萼片状,广卵形,长2~3毫米,宽1.5毫米;内轮花被片3,花瓣状,白色,较外轮小;雄蕊6;心皮多数,轮生,花柱较子房短或等长,弯曲。瘦果两侧扁,背部有1~2浅沟,长1.5~2毫米,宽1.5毫米,花柱宿存。
生态环境: 生于沼泽地,为多年生沼生植物。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怕寒冷。我国各省地区均有广布。苏联,蒙古,日本,印度北部也有。
药材饮片
饮片名: 泽泻片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 为圆形片。外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须根痕。切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质坚实。气微,味微苦。
炮制作用: 本品生用长于利水泄热。
饮片名: 炒泽泻片
炮制方法: 取麸皮,撒入热锅中,待冒烟时,加入泽泻片,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泽泻片100kg,用麸皮10kg。
饮片性状: 表面黄色或金黄色,偶见焦斑。有焦香气。
炮制作用: 麸炒后可缓和寒性,偏于渗湿和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