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703702
缺血性卒中:低频超声与tPA联用增加出血危险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30期
     德国一项临床试验报告显示,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时,低频超声可能会促进溶栓效果,但如果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联用则有可能增加出血危险。

    有研究报道,经颅多普勒仪器产生的诊断性频率超声能有效增强tPA对急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效应。低频超声省却了复杂的定位程序,颅骨穿透性更强,而且动物试验表明,将其与tPA广泛用于脑血管治疗领域并没有产生出血副作用。为此慕尼黑大学的Daffertshofer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对照试验观察tPA和低频超声(300 kHz)联用的安全性。[Stroke 2005,36(7):1441]

    该研究共纳入26例处于急性卒中6小时时间窗患者(NIH卒中评分>4),通过磁共振成像确定血管闭塞,同时排除脑出血患者。试验组14例患者接受低频超声60~90分钟加tPA联合治疗,对照组12例患者则接受tPA溶栓治疗。采用磁共振评价治疗后当时及24小时后血管再通情况,并对治疗后以及3个月后临床恢复情况进行随访观察。

    磁共振检查显示,有13例试验组患者和5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出血(P<0.01),试验因而提前终止。3天的治疗期内,5例接受低频超声加tPA联合治疗患者出现出血症状,其中有1例因继发性出血而死亡,其他患者则好转。3个月后,两组的发病率、治疗相关死亡率或血管再通率均无显著差异。

    研究者认为,低频超声用于接受静脉注射tPA的患者会增加脑出血发生率。如果要对超声溶栓效应进行新的试验研究,有必要先明确超声类型、联用药物的种类及剂量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