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0800872
定位中医理论的路向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1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8.11
     中医理论研究进行了几十年,有一个话题最受关注也争论得最激烈,那就是如何把握中医理论研究的脉络,定位中医理论研究的路向。因为对中医理论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是中医学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把握好这个根本问题,才能引领正确的研究目标和方向。日前,本报特约北京中医药大学生殖与体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琦教授撰文,根据他几十年中医理论研究的经验,探讨了中医理论研究的特质与路向,以飨读者。

    ——编者按

    中医理论所蕴含的系统论思想、复杂科学思想、生态学思想、协同论思想,显示了自身灵采,决定了未来路向。那就是摆脱纯实证研究的思维路线,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回归到自身理论的源头,以其理论形态创造理论成果,以增强内在学术存量。牢固地把握自身的学术主体,实现“思想自我”,卓然自立,在最深层次上把握与世界对话的关系,解决在多态文化中自身命运问题。在继承问题上,应从读原著做起,使中医学队伍的群体素质在中医学术的含量储存上得到提升,形成一种传承的内在气象。中医学理论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学术流派的形成和涌现是激活理论创新的源头,学术个性的弘扬是形成理论建树、造就大师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学术繁荣的时代需求,因此必须突破大一统的格局,使之群峰突起。
, http://www.100md.com
    ■秉承血脉——回到自身理论的源头

    中医理论思维是在实践基础上生命的体验与直觉的统一。实际上,中医学的藏象、经络气血都是思维模型,而后世医家的理论创造与发挥,其主体也是思维模型。如张元素的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药物归经学说与引经报使说,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说等等,这些理论都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对生命的体验加上直觉顿悟而获得的。我们要回归、创造的就是这样的理论形态用得上的理论成果。

    中医理论是直接为临床服务的,这是中医理论研究的起点与归宿。笔者认为,中医理论研究有两个价值取向:一是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二是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应用价值,即服务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笔者在开展中医体质理论长达近30年的研究中,在临床方面,进行了体质类型与易罹病症关联研究,发现多种疾病与某种体质的关联性(如痰湿体质与中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相关)。通过中药改善体质的研究,提出“体质可调论”,通过制定相关处方,开展改善痰湿体质和治疗小鼠I型超敏反应的研究,揭示了中药干预对体质状态的改善作用。提出了“体质三级预防”理论,即依据不同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尽早治愈疾病、恢复功能、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这也为调整体质实现国民健康素质,防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通过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哮喘与过敏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相关研究,表明过敏反应发生的关键是体质因素,改变了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过敏疾病的重要环节是过敏源的观点。
, 百拇医药
    中医体质学的创立与研究,深化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使病与证在人体的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了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与方药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的提出,明确了体质、疾病、证候三者的关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提高了中医临床治疗水平,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与优势。中医体质学促进了医学研究对象从人的“病”到病的“人”的转变。

    ■数典不忘祖——还要下大力气继承

    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远自战国秦汉,近至清末民初,垂2000余年历史,积19000余卷宝籍,其传世之作和宝贵的学术经验蔚为壮观。面对这广博的学术宝库,我们的继承真的还远远不够。在相当一部分学术群体中,中医原著知之较少。有所大学在进行论文答辩时,请一位学生讲讲张仲景与张景岳的学术思想,该生回答说,张仲景、张景岳是弟兄俩。笔者在某所大学调研时,有三位五年制的同学,有两位七年制的同学,两位博士,一共七人。问及读过《脾胃论》原著没有◇都回答说没有。读过《景岳全书》没有◇皆回答说没有。读过《医林改错》没有◇皆回答说没有。在参加一次国家举行的中医主任医师考试评卷中,不少人不知道病机十九条,答不出“少火”、“壮火”,分不清“左归饮”、“右归饮”。现在中医教学,原著学时越改越少,临床上开蒲公英、板蓝根、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的比比皆是,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大热者百无一人。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本是全科医学,历来有所成就的医家无不是通晓《内》、《难》,融会寒温及多家学说的通才,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形成某个方面的高峰。笔者在对近、现代112位名医成才因素进行文献调研时发现,他们中大多能精通经、史、子、集、释、道、儒、天算、四大经典,旁及名家著作。112名医家仅资料记录的学习书目即多达200多种,形成了“熟谙经典为其本”、“旁及各家为其川”、“精勤不倦为其博”的学术风格。因此,要不从源头继承起,就出不了理论家;不从经典根上做起,就不可能有大作为。

    ■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再现流派纷呈

    理论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属性,是传统得以延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历史上任何科学的进步,都是从理论创新开始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学术发展的瓶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某课题组曾对1000余项中医药获奖成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统计发现,其中药物开发、治则研究占50%,藏象研究占2.3%,证的研究占3.4%,经络研究占1.9%。
, 百拇医药
    历史上中医学术繁荣的时代都是学派纷呈与共存的时代。综观中国医药学漫长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其间有5个高潮,即秦汉、魏晋、隋唐、金元和明末清初。而金元之际学派纷起,刘河间、张元素倡之于前,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继之于后,前后200年间名医辈出,师承发扬,成为历史上一个群峰突起的时代。

    学派纷起,显示了三个景象:一是促进理论的创新和学术大师的涌现。学派之间的撞击对话是激活理论创新的源头,没有学派思想创造,就会因缺乏对话和继承而丧失其丰富性和长久生命力。二是形成了师承的学术链带效应。三是推动整个中医学术发展。这些学派所提出的学说与主张显示了学术的个性,而学派的相互争鸣形成了中国医学的生动局面。没有这些学派的涌现,就没有今天中医学的丰富多彩,也就没有今天中医学的灿烂辉煌。

    今天的中医学术界似乎多偏重于学术的共性,而缺少学术的个性。理论界的一个重要欠缺是流派与学派的稀少,似乎被笼罩在“辨证论治”一个声音之中。对中医药形成发展规律和理论特质的提示,是中医学科学研究的前提,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中医理论虽具有东方科学文化特质的优势,但仍存在着许多自身的局限与不足。中医理论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形成开放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使之随着实践与时代变化,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与更新,赋予新的内涵,不断获得新的提升和活力。在当代多态文化、多元文化的世界语境中,我们必须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处理好民族性和世界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系,广泛吸纳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和先进成果为我们所用,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