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寿——儒家的养生之道
中国古代的神仙家、古医家、道家对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早期儒家在这方面的学术成就却往往被忽略了。有的学者认为,儒家只讲人的社会价值,不讲人的生命价值,所以在养生学上没有什么建树。这种看法,纯粹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孔子说“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意思是说,当正义与生命两者不能兼得时,应毫不犹豫地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这里是把正义放在第一位,生命放在第二位,其中没有任何否定生命价值的含义。还有的学者认为,儒家只重视存养心性,而罕言存养形体,是所谓的“有内无外”,因而与养生学无学术上的渊源关系。这种看法不仅不符合儒家的实际,而且也对养生学作了片面的、狭隘的理解,把“养生”等同于“养身”。儒家创始人孔子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叫“仁者寿”(《论语·雍也》),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具有理论形态的养生学命题。这个命题的特点是从“仁”与“寿”的辩证统一上全面思考养生问题。他在这里所说的“仁”有其特定的含义。东汉包咸的解释是“性静”,唐孔颖达的解释是“少思寡欲,性常安静”,这个意义类似北宋苏轼所说的心平气和”(《菜羹赋》)。在孔子看来,心平气和,才能延年益寿。这里,既讲了人的修养,又讲了人的健康,并把人的修养水平、精神状态作为健康的首要因素。这种“仁者寿”的思想,以及他关于心性修养的论述,奠定了中华养生学史上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继孔子之后,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人都提出了许多与养生问题有关的论述,他们的著作是中华养生学史上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篇章,其中,孟子是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提出“养生”范畴的两位(另一位是庄子)学者之一。他在《孟子·离娄下》把“养生”与“送死”作为人生所面临的两个问题。他认为“养生”就是侍奉父母,使其身心健康,颐养天年;而人人都是父母,人人也都将成为父母,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把养生的这种学术思想给予了平民化的概念,使养生的理论从士大夫阶层往普通老百姓中下移。
早期儒家养生文化的学术内容包括养心与养身两个方面。养心就是进行心理建设,以便从中产生出延缓衰老的积极效果。养心的具体要求很多,其中与养身有密切联系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第一,是掌握“中庸”原则,以保持平衡的心态。孔子说“中庸”是一种最完美的品德(《论语·雍也》),它的含义就是要信守其“中”(《论语·尧曰》),“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论语·先进》)。他认为具备了这种品德,在处理天人关系、人际关系时,就能符合物理人情,无过无不及,就不会因处理不当而引起烦恼,从而使“天禄永终”(《论语·尧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9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