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 2005年第14期
编号:10705113
输血突发急性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预防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4期
     【摘要】 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方法,指出护士只有在输血过程中严格遵守输血的程序,严密观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预防

    输血疗法是补充患者丢失的血液成分和机能,改善凝血障碍和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目的是维持循环血量,改善血液携氧能力,改善止血功能,纠正贫血。输血分自体输血、同种全血输血、同种血液成分输血和同种血浆成分输血四种。

     1 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1.1 发生原因 (1)溶血性不良反应:原因为ABO血型不合,患者出现输血部位发红、疼痛,颜面潮红,嗳气,腹痛,寒战等症状。症状多在输血开始后5~10min出现。(2)非溶血性不良反应:患者起初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颜面潮红、眼睑及咽喉部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3)变态反应性不良反应自输血开始后30min出现。(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症于输血后10天前后发病,出现发热、红斑、红皮症等症状,常见原因是血液制品中存在的各种血浆蛋白质、抗HLA抗体药物等与患者IgE抗体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组胺等化学物质释放发生的Ⅰ型(即发型)变态反应亦称为过敏性休克。

    1.2 对策 不良反应出现时,应立即中止输血,通知医生,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心电图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出现鼻塞、喘息样呼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时,立即做好急救复苏及抗休克准备,给予输血升压、吸氧、人工呼吸,使用肾上腺素、氨茶碱、类固醇、抗组胺类药物。输血一般使用18~20号粗针头,自穿刺部位至针尖处有强烈的血管痛,可用湿敷法消除。针尖部的不适感是由于针尖触及血管壁引起,可用创伤贴固定针头。由于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治疗方法不确定,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避免血液制剂接受放射线照射。

    2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2.1 血型检查的注意事项 按照采血交叉试验配型。

    2.2 输血协议书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关于输血的同意书,要求患者及家属在输血同意书上签字。

    2.3 血液制剂出库时注意事项 取血人员应确认患者姓名、血型,血液制剂的种类编号、有无放射线照射、有效期等。

    2.4 输血前准备 护士要了解各种输血用血液要分别在最适当的条件下保管,注意红细胞制剂不宜放置于室温下,血小板制剂不宜放置于冷藏处。从血库取血时,务必两人核对记载在血液制剂与输血申请单上的患者全名、血型、血液制剂的种类与单位、有效日期、有无放射线照射、交叉试验的结果。

    2.5 输血的实施 输血要选择18~20号套管针,输血前应根据医嘱将抗变态反应药物加入生理盐水50ml和100ml中滴注。然后核对患者姓名、血型无误后,可连接输血袋开始输血。输血开始后,床旁观察5min,15min后再次观察,按医嘱调节滴速。分别在输血30min、1h和输血结束后观察患者的状态,看有无不良反应。若不良反应出现时,应确保静脉通畅并停止输血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原则,所有血液制品不得与生理盐水以外的液体及药物混合使用。必须在中心静脉营养通路及末梢点滴通路输血时,用生理盐水冲过后方可输血。输血结束时,连接生理盐水,使输血途径中残留最少血液,把使用后的血液制品编号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记录患者输血时的状态。交叉试验结果报告单保留在病历中。

    3 结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亦是护理基本操作内容,护士应掌握输血的正确操作规程,每一步骤都要认真执行,还要掌握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不良反应的原因和观察要点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 056001 河北邯郸,邯郸市中心医院ICU, http://www.100md.com(李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