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 > 2005年第4期
编号:10705044
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统计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探讨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我院1990~2003年经住院治疗的774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74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平均年龄10.32岁。远视者483眼,构成比为62.40%;近视者131眼,构成比为16.93%;12岁以前年龄组中发生远视470眼(占87.69%),5岁以前219眼(占97.77%);12岁以后年龄组中,发生远视13眼(占5.46%);12岁以前组发生近视者25眼(占4.66%),12岁以后组的近视构成比为 44.54%;重度内斜视组中,中、高度远视占58.13%。结论 (1)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远视屈光不正者比正常人群远视患病率高;(2)内斜视斜视角大的中、高度远视比例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内斜视组(P<0.01);(3)调节性内斜视伴发的远视屈光多为中、高度远视,较其他类型内斜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平均屈光度为+4.72D,明显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P<0.01);(4)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远视屈光度平均为+3.65D,明显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组(P<0.01)。且半数以上为中、高度远视,亦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组(P<0.01),推测屈光不正所引起的调节作用在先天性内斜视的病因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5)非调节性内斜视伴有远视者占41.17%,多为轻、中度远视,平均屈光度为+1.96D;(6)共同性内斜视伴有近视者占22.54%,较正常人群近视患病率高,且中、高度近视超过半数,这一关系值得重视;(7)共同性内斜视12岁以前组远视屈光状态高于12岁以后组(P<0.01);近视屈光状态低于12岁以后组(P<0.01)。

    【关键词】 共同性内斜视;屈光状态;统计分析

    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完全清楚,所知道的只是一些引起双眼视觉障碍的因素。笔者对我院1990~2003年经住院治疗的774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经住院手术治疗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因器质性眼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而发生的知觉性斜视和继发性斜视不列入统计。在774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中,男408例,女366例;年龄最大者37岁,最小2.5岁,平均10.32岁。

    1.2 方法 斜视角采用角膜映光法和同视机法。统计时以同视机法为准。同视机法不合作的用角膜映光法。有异常视网膜对应只统计他觉斜视角。同视机检查由专门技师执行。15岁以下患者用1%阿托品眼药水点眼,3次/d,连续3天;15岁以上患者用2%后马托品眼药水点眼5min 1次,共6次。用视网膜检影镜在1m距离检影。

    1.3 判定标准 相互垂直的两子午线的屈光度相差≥0.5D为散光;屈光不正度数≤2.75D为轻度;3.00~5.75D为中度;≥6.00D为高度。内斜视的分类以1987我国弱视斜视学组制定的分类标准。

    2 结果

    2.1 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分布关系 本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远视或远视散光者483眼,构成比为62.40%;近视或近视散光者131眼,构成比为16.93%,见表1。调节性内斜视(均为部分调节)多为中、高度远视,与其他型内斜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先天性内斜视组的中、高度远视亦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组(P<0.01)。调节性内斜视组中未发现伴有近视者。先天性内斜视组与非调节性内斜视组比较,近视及平均近视屈光度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年龄与屈光状态的关系 见表2。12岁以前年龄组中发生远视470眼(占87.69%),5岁以前219眼(占97.77%)12岁以后年龄组中,发生远视13眼(占5.46%)。12岁前后两年龄组比较,远视屈光状态所占比例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2岁以前组发生近视者25眼(占4.66%),远低于12岁以后组的近视构成

    表1 内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分布 眼数(略)

    注:H1=轻度远视,H2=中度远视,H3=高度远视,M1=轻度近视,M2=中度近视,M3=高度近视,E=正视, =平均屈光度483,131 171比 44.54%(P<0.01)。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斜视角度数与屈光状态的关系,见表3。将≤15°斜视角者定为轻度内斜视,16°~30°者定为中度内斜视,>30°者定为重度内斜视。在重度内斜视组中,中、高度远视占58.13%,明显高于中度内斜视组和轻度内斜视组(P<0.01),中度内斜视组的中、高度远视占20.13%高于轻度内斜视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轻、中度内斜视组多为轻、中度远视。

    表2 内斜视患者年龄与屈光状态 眼数(略)

    表3 斜视角与屈光状态的关系 眼数(略)

    3 讨论

    共同性内斜视的病因推断很多。Doneders(1860年)首先提出调节与辐辏的联系异常可引起斜视,一般认为远视与内斜视有关,尤其是与调节性内斜视的关系密切。

    资料报道,远视屈光占内斜视的75%[1],最高可达98%[2]。本组远视屈光占62.40%,低于文献所载,这可能与本组对象的平均年龄较文献资料偏大有关。本组资料5岁以前远视占97.77%;12岁以前远视占87.69%;12岁以后远视占5.46%。而正常人群中远视的患病率为1.20%[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

    本组病例内斜视角大者,中、高度远视屈光占58.13%,明显高于中度内斜视及轻度内斜视患者,由此证明了远视在内斜视中所起的作用。本组病例轻度远视多引起轻、中度内斜视;中高度远视多引起中、高度内斜视;高度远视病例数不多,可能因素是高度远视患者虽经调节视觉仍然模糊,因此,自动放弃调节[1]者多。本组病例高度远视发生率为5.68%,仍高于正常人群的远视患病率。

    调节性内斜视一般多合并于中度远视,屈光度以+2.00~+6.00D者较多[1],本组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约2/3为中度或高度远视。平均为+4.72D,明显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的平均度数+2.26D(P<0.01)。

    先天性内斜视多在出生后4~6个月内发病[4],而调节与辐辏的建立一般为2.5~3岁[1]。故通常认为与屈光不正关系不大[4],本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远视、近视、正视构成比分别为55.24%、1573%及2902%,似乎支持上述看法。但在人群中轻度、中度、重度远视屈光的比例为9.36∶8.10∶1[3]。本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远视屈光度平均为+3.65D,明显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P<0.01),且其中半数以上为中、高度远视。说明屈光不正所引起的调节作用在先天性内斜视的病因中可能也有一定作用。

    非调节性内斜视没有或仅有轻度屈光不正[1],本组非调节性内斜视患者远视者占58.01%,但多为轻、中度远视(57.08%),平均屈光度为+2.26D,支持上述观点。

    本组病例中近视屈光不正者占22.54%,其中先天性内斜视组近视者占15.73%,平均近视屈光度为-5.26D;非调节性内斜视近视者占23.76%,平均近视屈光度为-5.28D,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本组病例的近视屈光中度及重度者超过半数,提示近视与内斜视的关系亦值得主意。推测近视患者为了看清物体,不习惯远看,只习惯近看,视线难以保持平衡,日久可能导致内斜视。或近视患者戴镜矫正过度,引起过度调节,亦可引起辐辏过强。本组病例中12岁以前组近视者占4.66%;12岁以后组近视者占44.54%。内斜视与近视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4 小结

    (1)在共同性内斜视住院患者中,远视屈光不正者占62.40%,比正常人群远视患病率高;(2)内斜视斜视角大的中高度远视比例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内斜视组(P<0.01);(3)调节性内斜视伴发的远视屈光多为中、高度远视,较其他类型内斜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平均屈光度为+4.72D,明显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P<0.01);亦较先天性内斜视高,但差异无显著性;(4)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远视屈光度平均为+3.65D,明显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组(P<0.01)。且半数以上为中、高度远视亦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组(P<0.01),推测屈光不正所引起的调节作用在先天性内斜视的病因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5)非调节性内斜视伴有远视者占4117%,多为轻、中度远视,平均屈光度为+1.96D;(6)共同性内斜视伴有近视者占22.54%,较正常人群近视患病率高,且中、高度近视超过半数,这一关系值得重视;(7)共同性内斜视12 岁以前组远视屈光状态高于12岁以后组(P<0.01);近视屈光状态低于12岁以后组(P<0.01)。

     【参考文献】

    1 赫雨时.斜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63,182.

    2 郭秉宽.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眼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3,144.

    3 杨少梅.斜视儿童的屈光状态.眼科学报,1985,1(1):71.

    4 郑建中.眼科临床实践,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86-502.

    作者单位:1 529500 广东阳江,阳江市中医院

    2 441021 湖北襄樊,襄樊市中心医院

    (编辑:一 凡), 百拇医药(刘北海 刘 新 沈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