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1胃糜烂,2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胃炎,3萎缩性胃炎,4消化性溃疡,5早期胃癌,参考文献
放大内镜由于具有变焦放大的功能,可以在消化道检查中清晰显示胃肠黏膜的腺管开口、微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变化,结合黏膜色素染色,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背景,更容易地在镜下区分不同性质的病变,提高了早期癌的镜下检出率。使得镜下诊断出现了新的标准,使内镜诊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医学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早在20世纪60年代,病理学家就发现,正常胃黏膜的微细形态在溃疡形成或黏膜癌变时会发生特征性变化。内镜学家受到启发,期望开发出具有显微功能的放大内镜。直到1967年纤维放大内镜问世,奥山首先应用其对胃黏膜进行观察,但放大只有3倍。1973年三宅健夫首先使用真正的放大胃镜对黏膜进行25倍的放大观察。但由于纤维内镜自身性能所限,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电子内镜的问世及其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大内镜的电子化、数字化、可变焦和可操作性的增强,使其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及图像清晰度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改进,开发出了附有变焦镜头(zoom)的放大内镜,其软性镜身的外径与普通电子胃镜完全相同,同一根镜子可以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病变后可立即变焦进行放大观察。近年来FUJINON开发出了具有85万和130万像素,能放大70~150倍的高清晰度放大内镜 ,使得消化管黏膜的表面微细结构更为清晰,已由单纯观察胃小凹模样特征进入到当今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黏膜表面微血管模样和腺管开口特征的阶段。正常胃黏膜表面的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的胃小区,黏膜表面还遍布约350万个不规则的小孔(胃小凹),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腺体相连。胃黏膜的微血管由集合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毛细血管围绕着腺体,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回流到集合静脉。在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理状态下,这些微细结构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放大胃镜的出现和完善使我们能够逐渐在镜下观察到这些微细结构。早期的放大胃镜因不具备满意的机械功能,操作性能差,不容易使观察的部位聚焦获得清晰图像,而且镜身粗大,患者的痛苦较大。在聚焦观察时容易受到胃壁蠕动、心脏及大动脉搏动、呼吸运动的干扰而难以获得清晰图像,而且只能单纯观察胃小凹模样特征。随着电子内镜技术的进步,放大内镜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及图像清晰度等均有了很大改进,现在已发展到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胃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和微血管模样特征的阶段,已经发现正常毛细血管网呈蜂窝状外观,集合静脉呈海星状外观。目前国内外对胃部病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等领域。
1 胃糜烂
应用放大变焦胃镜发现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改变的较普通内镜明显增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6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