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2流行病学资料,3水痘免疫球蛋白,参考文献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分娩期妇女、新生儿及器官移植手术、恶性血液病、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等接受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或放射治疗的特殊人群可发生致死性感染,临床上使用特异性水痘免疫球蛋白会比使用普通免疫球蛋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DNA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引起 [1] ,该病毒1952年由Weller等首先通过细胞培养获得 [2] ,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其自然感染仅发生于人与大猩猩 [3] 。患者原发性感染始于黏膜,在10~21天的潜伏期间,病毒表现为嗜淋巴性,可播散到局部淋巴结,产生第一次病毒血症,继之在网状内皮组织中复制,导致第二次病毒血症,将病毒传送到上皮细胞。临床可表现为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成批出现向心性分布的成簇、针尖、粟粒至绿豆大丘疹,疱液清亮透明、张力较高、周围绕以红晕、触痛明显、可自行溃破的水疱,临床上称为水痘(varicella)。病情好转时水疱萎瘪、干燥结痂、疼痛及发热减轻、皮损局部遗留不同程度色素沉着。痊愈后,嗜神经性病毒进入周围神经系统,可持久潜伏在脊髓感觉神经节 [2] ,当免疫力低下时复发,临床表现为沿神经成簇、排列成带状分布,以神经剧烈疼痛为特征的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VZV造成的皮损可继发侵袭性A群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
VZV感染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传染性强。健康儿童感染多症状轻微,但在某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不全者,会导致皮损异常大的播散性感染及肺、脑、肝、肾、心、眼等脏器损伤 [4,5] ,甚至死亡。
2 流行病学资料
水痘在我国尚未被列入法定传报的传染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