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浅探
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治法相对而言,广义来说是指除内服药物治疗以外的一切治疗方法 [1] ,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内治法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某些方面优于内治法 [1] 。
1 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外治与内治一样,均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在《理瀹骈文》清朝吴师机说:“治虽在外,无殊治内也”。“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理上,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皮、肉、筋脉、骨等形体组织,以及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五官九窍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脏腑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变,内脏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等反映到体表,体表的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等影响到内脏。所以可以利用体表与内脏的联系,在生理、病理的相互影响,通过有关的治疗操作通过经络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脏腑治体表之疾,从体表治脏腑之疾。
外治法中外用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灌肠吸收、鼻腔吸收、口腔吸收、眼部吸收、肺部吸收等途径,直接进入循环发挥药效 [2] 。
现代研究认为,中医的诸多外治法是以物理因素,包括力、热、光、磁、声、电等刺激为主,促成机体对物理能的吸收。机体各种组织成分在物理能的作用下,引起一系列的电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磁学等理化反应,包括自由基的清除,温度的梯度变化、pH值变化、形态效应,影响特殊化过程的各种酶的活化、物理活性物质的产生,组织的化学结构和生物磁场的改变等等,进一步在局部与全身产生生理效应,从而达到调节、促进、维持或恢复或代偿各种生理功能,克服病因、消除或减轻病理过程,调整各系统组织的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等。
2 外治法的特点与优点
2.1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快 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治疗操作,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作用充分,局部疗效优于内治,且取效迅速,如气雾剂用于平喘;灌肠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肛栓用于痔疮;阴道栓用于痔疾及阴道炎等均有显著效果。徐大椿有曰:“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用膏贴之,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捷。”
2.2 拓展给药途径、与内治法相益得彰 内服给药,由于给药时间及剂量的关系,药物浓度在血液中不能保持恒定:药物经消化道进入血液过程中,受到各种酶的分解之后,使到达前一段时间时效用已受影响,而外治法则无此弊端,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
2.3 毒副作用少;应用前景广阔 在当今“医药公害”“药毒”的情况下,外治法毒副作用小、安全、简便验廉,更受到欢迎。
3 讨论
3.1 中医外治法发展前景 中医外治法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正由从辅助疗法向主导疗法的趋势,向治疗内病的方面发展,向临床各科渗透,适用于各科。
3.2 外治方法的不断创新,新剂型的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中医外治法新方法,新器具不断出现,如出现应用声、光、电、磁等的物理效应而达到治病目的的新仪器。外治剂型也不断被改进,比如直肠吸收剂、注射剂型、气雾剂型、皮肤渗透促进剂 [3] 等。
3.3 外治法与日常保健相结合 外治法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可以方便地和日常保健相结合起来,也使外治的作用持久,效用更显著,是中医外治应用的一大广阔空间,如:与服饰相结合而产生的衣服、中药牙膏、药物鞋垫等。
综上中医外治法是一门有理论基础,有突出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科学,积极地开展研究,将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维,范瑞强,陈达灿.中医皮肤病临证精粹,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37.
2 靳士英.实用中医外治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5.
3 贾一江.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9-10.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510405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百拇医药(林良才 王伟)
1 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外治与内治一样,均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在《理瀹骈文》清朝吴师机说:“治虽在外,无殊治内也”。“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理上,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皮、肉、筋脉、骨等形体组织,以及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五官九窍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脏腑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变,内脏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等反映到体表,体表的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等影响到内脏。所以可以利用体表与内脏的联系,在生理、病理的相互影响,通过有关的治疗操作通过经络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脏腑治体表之疾,从体表治脏腑之疾。
外治法中外用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灌肠吸收、鼻腔吸收、口腔吸收、眼部吸收、肺部吸收等途径,直接进入循环发挥药效 [2] 。
现代研究认为,中医的诸多外治法是以物理因素,包括力、热、光、磁、声、电等刺激为主,促成机体对物理能的吸收。机体各种组织成分在物理能的作用下,引起一系列的电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磁学等理化反应,包括自由基的清除,温度的梯度变化、pH值变化、形态效应,影响特殊化过程的各种酶的活化、物理活性物质的产生,组织的化学结构和生物磁场的改变等等,进一步在局部与全身产生生理效应,从而达到调节、促进、维持或恢复或代偿各种生理功能,克服病因、消除或减轻病理过程,调整各系统组织的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等。
2 外治法的特点与优点
2.1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快 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治疗操作,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作用充分,局部疗效优于内治,且取效迅速,如气雾剂用于平喘;灌肠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肛栓用于痔疮;阴道栓用于痔疾及阴道炎等均有显著效果。徐大椿有曰:“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用膏贴之,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捷。”
2.2 拓展给药途径、与内治法相益得彰 内服给药,由于给药时间及剂量的关系,药物浓度在血液中不能保持恒定:药物经消化道进入血液过程中,受到各种酶的分解之后,使到达前一段时间时效用已受影响,而外治法则无此弊端,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
2.3 毒副作用少;应用前景广阔 在当今“医药公害”“药毒”的情况下,外治法毒副作用小、安全、简便验廉,更受到欢迎。
3 讨论
3.1 中医外治法发展前景 中医外治法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正由从辅助疗法向主导疗法的趋势,向治疗内病的方面发展,向临床各科渗透,适用于各科。
3.2 外治方法的不断创新,新剂型的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中医外治法新方法,新器具不断出现,如出现应用声、光、电、磁等的物理效应而达到治病目的的新仪器。外治剂型也不断被改进,比如直肠吸收剂、注射剂型、气雾剂型、皮肤渗透促进剂 [3] 等。
3.3 外治法与日常保健相结合 外治法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可以方便地和日常保健相结合起来,也使外治的作用持久,效用更显著,是中医外治应用的一大广阔空间,如:与服饰相结合而产生的衣服、中药牙膏、药物鞋垫等。
综上中医外治法是一门有理论基础,有突出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科学,积极地开展研究,将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维,范瑞强,陈达灿.中医皮肤病临证精粹,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37.
2 靳士英.实用中医外治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5.
3 贾一江.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9-10.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510405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百拇医药(林良才 王伟)